3-6岁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3—6岁幼儿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的人、物等明显增加,认知能力大大地提高。依据《指南》的主要精神,幼儿科学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科学现象、科学技术教育、数学认知。
1.自然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自然常识教育中,对自然环境中事物的认识一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随着科学教育的改革,尤其是生态观点的引入,学前幼儿认识自然环境的教育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即生态环境教育。
什么是生态?生态学按其本义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从宏观的意义讲,整个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它既受环境的影响,也会给环境造成影响。
生态学的观点为我们思考学前幼儿认识自然环境的教育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不能孤立地看待环境中的事物,而是以一种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向幼儿介绍很多抽象的生态知识,但完全可以在各种具体的内容中渗透生态的观点。比如,鸟的内容教学,在幼儿已经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认识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鸵鸟生活在沙漠中,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企鹅生活在南极,海鸥生活在海边……。体会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学前幼儿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包括以下的内容:
(1)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关动植物的教育内容,具体可以分为:
观察常见动植物的生活及特征,探索动植物的多样性。观察动植物的特征、认识它们的多样性,是从小班到大班都要进行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动植物(特别是观察真实的动植物),幼儿可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如动物中有大的、有小的,有凶猛的、有温顺的,有多毛的、有皮肤光滑的,有会生蛋的、有会生“小宝宝”的,有爬的、有跳的、有飞的……;植物中有高大的树、有矮矮的树、还有低低的草,有各种各样的叶子,也有各种各样的花和种子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观察不同的动植物。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比较典型的动植物,如果是动物必须是比较温顺的,如小鸡、小兔、小乌龟。中班幼儿可以选择一种以上的对象,让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如各种各样的树叶、石头、贝壳。对于大班的幼儿,则可不限于观察真实的对象,可利用图片、录像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动植物的多样性,比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还可启发幼儿思考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观察啄木鸟时,可以引发幼儿讨论啄木鸟的嘴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爪子像什么,它有什么用等。
探索和初步发现动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在观察动植物的同时,还可通过具体的事实,引导幼儿探索和初步了解动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那么,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哪些植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在不同的环境里有哪些不同的鸟等。
探索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环境的关系。如北极熊的皮毛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很厚;大树的根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深入地下很深的地方等。
探索动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关系。可以让幼儿在种植、饲养活动中,或通过实验来探索动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如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等。还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探索动植物和季节变化的关系。如动物和植物如何过冬?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会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有的植物会落叶等。
探索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可以让幼儿了解人类的生活中是怎样利用动植物的,如认识竹子和竹制品;还要让幼儿了解人类是怎样保护动植物的。
探索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动物和动物的关系,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可以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朋友和敌人,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食性。
(2)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动植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物质,主要指沙、石、土壤、水、空气以及太阳、月亮、星星等空间环境。它们都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也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沙、石、土
幼儿非常喜欢玩沙、玩土,在玩中让幼儿感知并比较它们的特征;了解沙、石、土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知道沙、石、土都是覆盖在大地上的,但是沙和石头上都很难长出植物,而只有土壤上能够长出植物来,让幼儿体会土壤和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知道要珍惜土壤。
水是生命之源。幼儿也很喜欢玩水,但是并不一定清楚水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对水的认识,主要指对水的物理性质的探索和对水的生态意义的认识。
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可以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感受它的无色、无味、无嗅、透明,但无需幼儿用语言描述;探索一些和水有关的物理现象,如水向低处流,水有浮力,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等;让幼儿探索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以及相互变化的现象。
关于水的生态意义,主要是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对于人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水源――江河湖海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认识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清洁。
空气
空气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由于它缺乏具体的形象供幼儿探索,因此幼儿较难理解。所以只要让幼儿体会到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但也离不开它即可。可以通过探索空气的流动(风)、充气等和空气有关的现象以及空气污染的现象来增强幼儿对空气的感性体验。
(4)太阳、月亮和星星。幼儿从小就对神秘的天空有着探索的兴趣。他们想知道太阳公公落山以后在哪里休息,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但限于思维的水平,他们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天文知识,于是就会产生很多离奇的想象。如有的幼儿认为太阳落山以后就“躲到山底下睡觉去了”。
在学前期,我们不必向幼儿解释各种抽象的天文知识,而要通过幼儿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使其获取相关的经验。如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验体会到太阳能给我们带来光和热,是人、动植物生长所必需;可以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月相的变化等。如果幼儿对更多的天文知识感兴趣,可以引导他们从图书等途径来获取知识。
(3)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特别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教育,应该渗透和体现在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内容中。如在探索土壤时,让幼儿认识到土壤和人的关系,知道要珍惜宝贵的土壤。
除了以上的教育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幼儿能够直接观察和调查的现象和事件,向幼儿适当介绍周围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其危害。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污染等及其危害。我们也要向幼儿介绍人类保护环境的行动,以及幼儿可以参与的环境保护的行动,并带领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如植树等。
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也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持环境整洁。
2.自然科学现象
让幼儿学习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内容,不要求他们掌握和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如“摩擦力”的内容,不是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或者用摩擦力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而是让幼儿探索生活中和摩擦力有关的科学现象。我们还要注意让幼儿了解这些现象和动植物特别是人类的生活的密切关系,所选内容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用复杂的装置做实验,以避免和实际生活脱节。
学前幼儿可以探索的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内容包括:气候和季节现象;常见的物理现象;简单、安全的化学现象。
(1)气候和季节现象
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气候和季节现象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幼儿很难直接探索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全部过程,如云雨的形成、四季更替等。所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天气,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熟悉、可见的现象及其和人类、动植物的关系,重在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培养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关注。具体包括:观察和感受不同情形下风的不同;观察空中的云及其运动和变化,特别是不同天气时云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的天气现象,以及小雨和大雨等的不同;观察和探索冬天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雪、雾、霜等,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雨、彩虹等;认识四季的名称,观察其变化,感受并了解各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包括常见的天气、气温的变化,人类生活及动植物的变化等,初步了解季节变化和人类、动植物的关系,人如何适应季节变化等。
(2)物理现象
有关物理现象的内容很丰富,按照涉及的知识领域划分,主要包括:力、光、热、声、电、磁等内容。
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重力、浮力、弹力、摩擦力等。幼儿虽然不知道这些力的性质,但在生活中却处处和力打交道。我们让幼儿探索力,主要是启发幼儿探索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经验,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其规律性。如物体在不同光滑程度的平面上,运动的快慢会不同;玩翘翘板、天平、平衡架等探索平衡的条件,体验力的平衡;探索各种自然力(如风力和水力),了解人类对它们的利用。
光和颜色
光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幼儿可以探索光的现象有:
认识各种光源(自然的、人造的)以及它们的不同,了解光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通过玩各种光学仪器和日常的物品、玩具,如望远镜、万花筒等,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索光和影子的关系。
热和温度
幼儿对于热的生活经验比较多,但对于热的现象很难进行研究和探索。所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经验,幼儿学习的内容有:
感受有的物体热,有的物体冷;探索并发现热的物体会变冷,冷的物体会变热;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变冷、变热;知道天气的冷热;讨论夏天怎样散热,冬天怎样取暖保暖,并了解几种取暖或散热产品。
声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在学前阶段可结合听力的培养让幼儿探索有关声音的内容:注意并辨别各种声音,包括自然的声音,人的声音,机器的声音等;探索各种能产生声音的物体和能产生声音的方法;通过游戏、实验等探索声音的传播;观察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能传播声音的现代科技产品,探索它们是如何将声音传得更远的。
电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的幼儿也接触到很多和电有关的物品:家用电器、电动玩具等。我们不能因为电有危险就禁止幼儿接触和探索电的现象,相反要进行适当的有关电的知识教育。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又预防了事故。
通过游戏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电的来源,知道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线输送来的;初步了解干电池也能产生电;还应告诉幼儿,废旧的干电池是有毒的,不能随便丢弃;初步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玩各种电动玩具或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发现电能够产生光、声、热和动力;向幼儿介绍安全用电的常识。
尽管幼儿并不理解磁究竟是什么,但是磁的现象由于其带有神秘和魔幻般的色彩,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幼儿的好奇。幼儿可以学习的磁的内容有:
探索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磁铁,发现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对于稍大的幼儿,还可探索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探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吸引和排斥的现象;玩指南针或磁针,探索指南针指南的现象;探索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寻找哪些物品里用到了磁铁。
除了以上列出的内容,有关物理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不必限于以上的具体内容,可以充分利用随机的情境,利用可利用的材料,引发幼儿探索这些物理现象。
(3)化学现象
化学现象在幼儿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但出于安全的因素,过去很少让幼儿探索这类内容。不过,有些化学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很有趣的,而且简单、安全。如可以用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探索碘酒和淀粉产生变色反应的现象,也可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常见的化学现象让幼儿探索,比如食物发霉等等。
3.科学技术教育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等。
为此,我们把科学技术教育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
(1)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具体体现。可以让幼儿探索认识现代家用电器,如电灯、电话、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初步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并体会它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探索、观察常见的各种交通工具,如摩托车、汽车、轮船、飞机等,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体会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几种农业科技产品,如温室种植的蔬菜、瓜果,人工饲养的水产、家禽,以及经过加工的食品等;可以让幼儿玩各种玩具如拖拉玩具、机械玩具、电动玩具等,体会玩具的发展。
(2)科技产品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历史。可以向幼儿介绍常见科技产品的发展、进步,使其体会到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向幼儿介绍灯的发展史,让幼儿了解从古至今的灯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样照明的,由此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简单的科技小制作
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科技玩具。如做风车,做不倒翁等。对幼儿来说,幼儿完成一个科技小制作和探索一个科学现象是不同的经验。他们不仅获得了亲手制作的经历,还获得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
(4)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
可以向幼儿介绍他们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请附近的科学家来给幼儿讲故事。这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价值观的启蒙。它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科学创造的欲望。
4.数学认知
学前幼儿对于数学的认知是一个逐步发展与建构的过程,应该让他们从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开始,进而来感知和理解数、量及其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数概念的形成。
其主要的内容范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包括感知和理解集合、数、量、形、空间与时间等,具体为:
(1)掌握常用的物体分类的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如:根据运动方式给动物分类,根据生长环境给植物分类,根据外部特征(如按颜色、大小、长短、形状、高矮、厚薄、粗细)给物体分类等等,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1”和“许多”及其关系。
(3)通过实物操作、比较、游戏等方法来学习十位或百位以内的数;先学习基数,再学习序数、倒数等,探索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数的组成、认读、书写、加减运算,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的关系;探索数的守恒,以进一步理解数和对数的抽象。
(4)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知道其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及其简单的关系;先探索平面图形,再探索立体图形。和日常生活结合,让幼儿发现、关注哪些生活用品属于什么形状。
(5)能用各种方法(包括自然测量)进行量的比较,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和量的守恒。
(6)在空间方位上,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里外、远近等,知道空间的运动方向,例如,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在时间上,能区分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今天、明天、昨天,知道星期、日、月、年及其关系。认识时钟,能判定整点、半点。
以上学前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不过可以看出,内容范围很广,可谓是包罗万象。那么如何从中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来选择与编排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实施教育呢?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按照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去进行,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