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导读:在人类历史上,成吉思汗和他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是迄今为止领土面积最广,统治人口最多的大帝国。
从1218年到1260年,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摧毁了中亚、西亚、欧洲、南亚大部分国家和政权,将蒙古帝国的疆域从蒙古高原,扩张到欧洲中部、地中海一带,几乎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
在13世纪的欧亚大陆,蒙古帝国的骑兵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任何一支试图抵挡他们的军队,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倒在了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成了他们前进的垫脚石。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创始者,成吉思汗是如何保证每次出征都能取得胜利的呢?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首先,是确保部队的机动灵活性。游牧民族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灵活,大部队可以迅速聚集发起进攻,也可以立即化整为零,对敌人采取迂回作战。
据史料记载,每次成吉思汗率大军出征时,一位蒙古战士都会带多匹战马,以保证长时间作战时的机动灵活性。
蒙古马身材矮小,耐力极强,特别适合长时间、远距离作战。在第二次西征时,蒙古骑兵一日可以行军80公里,并持续几天,而欧洲联军每日行军只有一半,并且每天还要停下来休整。
十三世纪的欧洲,在作战时,仍然推崇重骑兵冲锋。双方摆开阵势,发起正面冲锋,因此对铠甲的防护能力要求非常高。重骑兵战士必须穿着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铠甲,马匹也要披上重甲。
可蒙古骑兵作战讲究机动灵活,根本不会给欧洲重骑兵列阵的机会,一个侧面冲锋就可以摧毁敌人一个重骑兵方阵。由于身上铠甲太重,欧洲重骑兵掉下马后,根本无法再次上马,只能成为蒙古骑兵的活靶子。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创建了以千户为基准的军事单位,制定了严明的纪律,以确保在战场上部队能够令行禁止,快速地执行上级命令,增加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其次,是出色的后勤保障能力。成吉思汗每次出征,部队带的粮草都不会太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军队的机动能力。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军队能否打胜仗,充足的粮草和后勤保障是基础,那成吉思汗又是如何解决后勤问题的呢?
具体来说,成吉思汗创建了一套“以战养战”的后勤保障制度。就是说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攻陷一座城池,攻占一个国家后,都会派出小分队到周围抢掠粮食等物资,这种行动被他们称之为“打谷草”。
例如在第二次西征中,由拔都率领的“长子军”在1238年占领俄罗斯南部草原后,立刻将此地当做后勤基地,储备粮草,扩充兵员,为接下来的进一步西征做准备。
据欧洲史料记载,蒙古人的“以战养战”策略不光体现在粮草上,还有兵员上。在三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人数总是越打越多,这也是他们能够胜利的秘密之一。
例如在第二次西征时,他们进入俄罗斯时的兵力不超过五万,可当两年后,蒙古军队进入东欧时,兵力已经多达十五万。这是因为每占领一地,蒙古人都会接收、改编投降的军队,称之为“签军”。在接下来的作战中,“签军”将作为先锋,充当打头阵的炮灰,负责最危险的攻城任务,以减少蒙古军队的损失,真正做到以战养战。(在灭金国和南宋时,蒙古人也采用了这一做法)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第三,是重视人才,造就一流装备。在历次出征中,成吉思汗的政策就是“归诚则草木不动,抗拒即老幼不留。”在屠城的过程中,不分男女老幼,一概不能幸免,只有一种人能够活下来,那就是工匠。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在手工业方面发展非常落后,通过不断地掠夺各地的工匠,蒙古在各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例如当时蒙古士兵使用的弓,都是由木材、牛角、筋层叠加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复合弓,非常精良,最远射程可达270米,远高于欧洲同时期骑兵佩戴的弓,因此在战场上有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蒙古军中还有非常完善的攻城器械,战车、投石机等等一应俱全。正是有了这些大型的攻城器械,以骑兵为主的蒙古人,才能轻松攻下一座座坚固的城池。
在蒙古军第二次西征时,曾攻占波兰,当地的一些史学家将对蒙古军的所见所闻记录进了史书。在波兰史学家德鲁果斯的《波兰史》中,记载蒙古军队在作战中,曾使用过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火器。这种火器类似于火箭,发射时几十根火箭从一个圆形木桶中喷涌而出,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欧洲人将这种恐怖的武器称为“中国喷火龙”。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除了上面三大优势,蒙古军队基本就可以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但为了确保每一次出征都能凯旋而归,成吉思汗还有一个秘密的杀手锏,每次在出征前,他都要做一件事情,然后才敢出兵,而这也成为他能够率领蒙古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制胜法宝。
在1232年到1236年间,南宋人彭大雅、徐霆著曾两次奉旨出使蒙古,回国后,两人将所见所闻编写成了《黑鞑事略》,是中外研究蒙古历史的重要史料。
在这本书中,彭大雅、徐霆著记载了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都深信不疑的一件事,那就是出征前都会“烧琵琶”。
“烧琵琶”中的“琵琶”并非是乐器,而是指羊等牲畜的琵琶骨。成吉思汗在出征前“烧琵琶”目的就是进行占卜。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在13世纪时,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将“长生天”当做神明,而“烧琵琶”就是一种向上天祈求的形式。“天弃天予,一决于此,信之甚笃。”
不仅成吉思汗信奉“烧琵琶”,他的后人也深信不疑。1253年,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出使蒙古,在他写成的《东游记》中,记载了他亲眼看到蒙哥大汗举行“烧琵琶”的情景。
先由大汗选择一块羊骨,交给下人拿到火上烧,直至骨头完全烧黑,发出爆裂之声,再拿给大汗。他会仔细观察骨头上的纹理,如果纹理平顺呈直线状,那就是大吉之象;如果纹理散乱无章,或骨头碎裂,那就是大凶之兆。“其占筮则灼羊之枚子骨,验其纹理之逆顺,而辨其吉凶。”
现在看来,所谓的“烧琵琶”根本就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封建迷信,其实睿智的成吉思汗也并不一定相信“上天的旨意”,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用“君权神授”的把戏,来激励手下将士,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成吉思汗打仗前必做一件事,做完了才敢出征!
在当时的蒙古,萨满和长生天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人都奉为神明。在每次出征前,成吉思汗都会让随军的耶律楚才举行“烧琵琶”,结果也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但不论结果如何,成吉思汗几乎每次都会向将士们宣布,获得了长生天的支持。
古代士兵大多迷信,在得到这种信息后,士气会得到空前的高涨,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定可以发挥出更高的战斗力,甚至以一敌百也不是不可能。
结束语: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显然都掌握了这种激励方式,因此“烧琵琶”这种占卜形式,一直在蒙古高层流传,人人对它深信不疑。其实直到今天,很多统治者和高层管理者,也同样在用这种方式激励下属。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