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古诗中有很多作品通过描写普通劳动者及其工作和生活,传达一种思想,也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比如梅尧臣的《陶者》中写道,“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还有刘禹锡在《浪淘沙》中也尽情地赞美,“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下面分享的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字少愚,北宋益州人。他多次应试不中,后来隐居在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蚕妇》是一首著名的抒情短诗,诗中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通过农村一位养蚕妇女进城卖丝所引起的感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张俞很有才华,曾经有人介绍他当秘书省校书郎,他却把这个难得的职位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后来他又七诏不起,遨游天下、纵情山水。但是诗人非常关心民间疾苦,还兴办教育,亲自教授儒家经典。诗人有一次深入农村,看见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于是写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前两句叙述事情,也兼有描写,“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这位妇女平时栽桑养蚕,入不敷出、生活贫困。昨天她刚把自己缫成的丝拿到城里去出售,想换回家里所需的生活用品。她满怀希望地出发,高高兴兴地去,希望可以把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换个好价钱。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她却悲伤地边走边哭,不仅泪如泉涌,而且连手巾都湿透了。

“泪满巾”是用夸张的语言,形容极度悲伤的样子。她为何这样悲伤?最后两句用她自己的话,形象地作出了回答,“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读者可以想象出,她一年来辛辛苦苦地栽桑、养蚕,但缫成的丝却卖不到几文钱,根本不能养家糊口。而家中可能有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还有少不更事的孩子,甚至还有病重的丈夫等待她买药。也许她还希望用卖丝的钱,给自己买件花布,她也记不得自己有几年没有添件新衣了。

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她在城里看见很多富贵人家,他们穿着用绫罗绸缎做成的华丽衣裳。起初她还觉得很自豪,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人们认可,装扮了无数的帅哥靓妹。可是再细想一想,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这些富贵人家不栽桑不养蚕,却不劳而获,而她却衣衫褴褛。在强烈的对比之下,她心中感到不平,于是伤心垂泪。正如罗隐所说,“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这首诗言简意赅,寥寥20个字,却寓意深刻。诗人没有从正面去展现蚕妇的悲苦生活,而是选取她入城的生活细节,从侧面加以反映。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蚕妇的形象,有声有色,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种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创作手法,反映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作者名不见传,这首绝句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再细想一下,诗人希望通过这类现象表现农家的辛苦,鞭挞那些剥削者的丑恶。但是如今社会,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有些人是重体力劳动,有些人是强脑力工作,甚至有人手指动一动就会创作财富。

但是归根结底,没有像蚕妇这样的劳动者,社会分工也不完善;而如果她们依然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就会伤害很多普通人的情感。所以,蚕妇的形象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依然可以启迪心扉。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