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汉帝封他魏公,后来又封他魏王?

曹操是东汉末年非常重要的一位政治人物,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为什么要汉帝封他魏公,后来又封他魏王?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在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很快被升为济南相。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大将军何进被宦官下手谋杀,不久董卓入京,把汉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汉献帝封他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不久再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上表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曹操为什么要汉帝封他魏公,后来又封他魏王?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三公,自任汉朝丞相,在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孙、刘联军,撤军北还。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曹操先封魏公后晋魏王,权力和规制越来越大,悦史君认为,有以下几个背景要交代:

曹操为什么要汉帝封他魏公,后来又封他魏王?第一,我国古代时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公爵地位在王(天子)之下,高于诸侯、伯、子、男等爵位,常为诸侯之长,如周朝时期的周公、召公、毛公等。秦、汉改二十等爵,最高为列侯,无公爵之位。

第二,曹操成为魏公后,打破了惯例,而且建立魏国,可以设置直属于封国的丞相以下群卿百官,体制地位如同汉初各异姓诸侯王,朝中不少作为曹操亲信的汉臣都被授予魏国官位。

这时,大多数朝中的汉臣正式成为了魏国的属官,与曹操有了正式的的主臣关系,汉朝的中央官僚体系被魏国官署所替代。

第三,魏公曹操进爵为魏王,魏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这是以渐进式的方法,逐步地完成了取代汉朝的存在意义。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在洛阳,谥曰武王。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延康元年(220年)二月,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夏侯惇为大将军。

曹操为什么要汉帝封他魏公,后来又封他魏王?很快,这些表面上食汉禄、居汉职的朝中群臣逼迫汉献帝禅让,实际上他们早已经习惯地把自己当成是魏国的臣子了,汉朝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根本无足轻重。

同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此后,曹丕将魏国官署与东汉的既有官署合并,产生了曹魏的国家体制,如魏王国的属官大理钟繇,在曹魏建立后直接转为新朝廷的廷尉,相国华歆则成为曹魏司徒。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