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不是宋人,但起码是汉人,为什么进攻南宋毫无愧疚感?

张弘范不是宋人,但起码是汉人,为什么进攻南宋毫无愧疚感?

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两回事。虽然这两者有时候会有比较大的交集,乃至重叠,但有时候却是完全分离的。这关键就取决于汉人建立的中原政权能否完成传统的汉人聚居区的统一。那种完全完成汉人聚居区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往往就是完全统一的,而那种没有完全完成汉人聚居区统一的王朝,就会有一部分汉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相互背离。

举例来说,在秦国统一之前,各国国民并没有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而是只有各自的国家认同,比如赵国人、齐国人、秦国人、魏国人、韩国人,但不存在统一的汉人的民族认同。但秦汉完成统一之后,汉人的指向就比较明确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基本上就统一了,所以像中行悦即背叛了汉朝,也背叛了汉人的民族认同,就是毫无疑问的汉奸。

到五胡十六国的时候,总体而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汉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也是高于民族认同的。虽然在有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眼里,汉人也是晋人,和他们本民族是不同的,有区别的,但并不特别强调这一点。而更多的统治者也会同时兼具两种身份,一种是游牧民族的单于这样的身份,另一种则是汉人的帝王,就是为了自身统治的方便。

唐朝在安史之乱前,汉人也就等于唐人,这个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是重合的。不过,当时唐朝也有许多外族将领,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有点冲突,比如契苾何力、哥舒翰、高仙芝等人,都不是汉人,但他们仍然是唐朝的将领,对唐朝是有比较强的国家认同的。而且,这个时期唐朝统治了一部分游牧地区,所以边疆地区的汉人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也都是完全重合的。

张弘范不是宋人,但起码是汉人,为什么进攻南宋毫无愧疚感?

到安史之乱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大量原本汉人的聚居区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控制,有些地区只是脱离中央政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但仍然保持着汉人的民族认同,对唐朝的国家认同也没有变,但有些地方则沦入异族统治之下,情况就比较糟糕了,民族认同仍然是汉族,但国家认同经过几代人之后会逐步变化。比如河西走廊地区,就沦入吐蕃的控制,虽然汉人的民族认同还在,但经过几代人之后,国家认同就会变化了。

而且,在边疆地区本来就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的,不同的民族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大体来说,在中原政权控制的时候,这些地区会逐步向汉人的生活方式转变,而当游牧民族控制这些地区的时候,这些地区就会逐步向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转变了。河西走廊和甘肃南部一带的汉人,到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和藏族融合得比较深了,生活方式和文化上都更接近吐蕃一些。

忽必烈在金莲川建立幕府的时候,召集了一大批汉人成为他的幕僚,为他之后当上蒙古大汗、统一全国、规划和建设北京城,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这些人的原籍大体上都出自原来的燕云十六州地区。这个地区自从安史之乱后就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控制而成为藩镇割据势力,到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原地区纷乱的政治变化中,最终倒向了契丹建立的辽国,宋朝也没有能够夺回这个地区,这里先后被辽国和金国所统治。

在辽国时期,就不仅在燕云十六州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而且这也成为辽国能够超越之前的游牧政权的规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可以稳定的为辽国提供粮食等主要物资,所以辽国的政治稳定性远远超过之前的游牧政权。而且,辽国还经常从燕云地区征发汉人参加战争,也就是辽国的汉儿军。

张弘范不是宋人,但起码是汉人,为什么进攻南宋毫无愧疚感?

金灭北宋之后,整个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都纳入了金国的统治范围,南宋只能坐守东南半壁江山。但因为金国的统治者女真民族本身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是有一定的农耕传统的,所以在金国统治时期,对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也是比较接受的,金国的汉化程度也要比辽国更深入一些,在政策上也更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的生产恢复和发展。所以,到金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汉人就接受了金国的统治,也逐步建立起了对金国的国家认同。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农民起义,并且有些人后来投奔了南宋,但这并不意味着北方汉人对南宋的国家认同,而是分裂时期非常常见的在不同政权之间寻求生存机会和生存空间的政治行为。就像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叛乱势力会南下投奔南朝,南朝的反叛势力会北上投奔北朝一样,并不是因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是政治军事形势的压迫之下的选择。

因此,在金国和北宋夹击辽国的时候,虽然辽国统治下的一部分汉人组成的军队投降了北宋,但这并不是因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是因为政治投机。也因此,这些军队在投降北宋不久之后,金军南下进攻北宋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转而投降了金军,并且参加了金军对北宋的进攻。在南宋初期,也有大量北方地区的汉人组成的军队在伪齐刘豫政权的名义下,参加了金军对南宋的进攻。

张弘范不是宋人,但起码是汉人,为什么进攻南宋毫无愧疚感?

不过,在金国晚期,在蒙古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金国不得不不断将都城南迁,整个河北地区逐步被放弃,成为金国和蒙古之间的真空地带,也就是军阀割据的地区。这其中就包括张弘范的父亲张柔,以及山东的史天泽,都是在金国晚期出现的地方割据政权,只是因为金国无力镇压,蒙古此时也无意在中原地区建立直接统治,才让他们成为类似蒙古的藩属的地方割据势力。

从蒙古第一次进攻金国的1216年,到忽必烈在金莲川建立幕府的1260年,其间长达44年的时间,整个华北地区基本上就处于没有秩序的军阀割据状态,统治这些地区的汉人军阀势力并不比金国的统治温和多少。所以,对这些地区的中下层汉人农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建立比较稳定和规范的统治秩序更加重要,至于这个秩序是由异族建立,还是由汉人建立,在当时的华北地区并不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虽然张弘范在崖山灭宋之后,后人在他的纪功碑上加了一个宋字,碑上的字变成了宋人张弘范灭宋于此,但实际上张弘范从来不是宋人,从他父亲开始,就已经是臣服于蒙古的军阀了。至于其他的郝经、刘秉文等人,就更加不是宋人了,因为他们原本也是在金国的统治下生长的,对偏安江南的南宋并没有什么认同,也就谈不到汉奸不汉奸的问题。在当时的宋军和宋人眼里,张弘范虽然也是汉人,但也只是敌人,并不会指责他是什么汉奸。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