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厕从不分男女,女人突然内急了怎么办?

导语:俗话说“人有三急”,设想一下,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内急、望了望四周又没有厕所,是不是像热火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虽然如今大街上随处都是公厕,这种尴尬情况不大可能会发生,但在古代却是司空见惯,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古代公厕从不分男女,女人突然内急了怎么办?
早在旧石器时期,比厕所简易百倍的“茅坑”就出现了,而战国时期硝烟四起,统治者通常会命人在城墙上建起一个个“笔(hun,读作第四声)”,其内部与茅坑无异。
但多了一道周长超30步、高约1丈的外围墙做屏障,且每间间隔不超过50步,这样既便利了守城的士兵,又避免了因随地大小便引发的瘟疫。
古代公厕从不分男女,女人突然内急了怎么办?
还有一种供百姓使用的“民溷”,外围墙高度要比军队里的高出二尺,通常和猪圈相连,将人和家禽的粪便收集在一起,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缺点是粪坑太深,这也是有史可考的。
《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晋侯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的是晋国国君 晋景公 准备吃饭前,突然觉得肚子很胀,结果蹲茅坑时不小心掉了进去,活生生给淹死了。
古代公厕从不分男女,女人突然内急了怎么办?
随着时代更替,厕所也建的越来越讲究,现代考古发现了种类不一的古代厕所。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商丘的 梁孝王 刘武墓,其中就有一套保存完整的石质坐便器,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冲水式马桶,坐便器的正上方两侧还有石质扶手,设计得十分人性化。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厕所的重视程度很高,但“厕所文明”里似乎从未有过女厕的位置,其实这和封建时期男权思想盛行、女性大多被限制外出活动密不可分。甚至在古人的观念中,女人进入厕所都是一种不雅的行为。
关于历史上第一间女厕所的记载不详,但考古发现却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陕西汉中 一带曾出土了一座西汉王莽时期的墓,墓中的“绿釉陶厕”就是一间两侧隔开、区分男女的厕所;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藏品中也有一件汉代陶厕的设计与此类似。
古代公厕从不分男女,女人突然内急了怎么办?
那么在女厕所被发明之前,女性都是如何解决内急的?其实有一件非常方便的工具,就是马桶。但它并非“抽水马桶”,而是一种用桐油或防水朱漆涂成的圆形木桶,一般都会放在闺房中使用。
一些柔弱的大家闺秀怕被马桶中散发的臭味熏坏了身子,方便时会让贴身丫鬟在一旁点上一柱香驱走臭味,结束后立马让下人拿去处理掉。可是如果遇上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或者出远门又该如何解决内急呢?自然是只能将马桶带着一起走。
不得不说,仅仅是因为封建观念的主导,女性的正常生理需求都必须被束缚,实在是令人唏嘘。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