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护照,虽然国家衰弱,但护照上27个字却十分硬气

在电影《战狼2》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是我国护照背面的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相信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感觉热血沸腾的,那么在封建时期,我国的护照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看一下。
清朝的护照,虽然国家衰弱,但护照上27个字却十分硬气
在我国古代,就功能来说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 春秋战国时期 的通关文牒,如用竹简、布帛、木板、金玉、象牙和石板做成的“契”、“符节”、和“过所”等,它们是商人走动于各国时所使用的身份证明,而要说到最早的正式护照,则是出现在清朝时期,虽然清朝衰败不堪,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十分的硬气。
在1689年之前,满清政权一直认为是第一强国,并进行一系列的闭关锁国,只留下的几个对外贸易港口,而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中,由于对外贸易频繁, 清政府 发放了”信函式集体护照”,其作用便是官员集体出国时使用,一直延续到1839年,这个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代正式护照了。
清朝的护照,虽然国家衰弱,但护照上27个字却十分硬气
不过,这类护照仅适用于集体,并不能个人使用,直到两次鸦片战争后,才渐渐出现了单人护照,之后护照得到了广泛使用,中国也出现了大量华人到国外打工、留学的情况。而清政府的单人护照,也比较简单,一张厚纸上仅有”护照”及政府的官印,以及一段冗长的护照持有人的体貌特征描述。
清朝的护照,虽然国家衰弱,但护照上27个字却十分硬气
虽然简易,但却是单人护照的开始,尽管当时清政府的软弱,使得华人在国外也是遭到歧视,但是清政府在护照上的官文却是十分的硬气:“持照者为我大清之子民,仰沿途地方关卡允许通行,切勿任加滞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