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能当皇帝,全靠他,曾被两次罢相,最后还被冤枉谋反

一路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参加过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等战斗的周勃,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 封为威武侯。公元前201年带兵讨平韩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
吕雉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然而这样一位对西汉王朝建立、巩固都有着重大功劳的名将,结局却十分凄惨,被诬陷谋反而下狱。
在狱中受尽了狱吏的凌辱,重金打点薄太后之弟薄昭后,薄昭劝说薄太后出面说情才得以恢复自由,但是临死也只得到了一个空的爵位。周勃从地位显赫的大将军到食邑万户的丞相,再到一个空爵头衔,最终郁郁而终。经过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所致。
刘恒能当皇帝,全靠他,曾被两次罢相,最后还被冤枉谋反
1.不懂变通
周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战功,天下平定后,国家已经从取天下发展到治天下,但是周勃的思想仍然没有转变,特别是在平定吕氏之乱后,周勃应该避讳对皇权的威胁而主动远离权力中心,此时应该急流勇退,但是他却始终秉持一贯作风,没有洞察到汉文帝的心思。
另外帝王与帝王之间的性格会有很大的差异,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周勃的“讷言”被视为“木强敦厚”,因远不同于韩信的“善谋略”而被高祖信赖,此时的“讷言”尚可被视为非常有利的个人特点,但是汉文帝时则不是这个样子,周勃采取之前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
刘恒能当皇帝,全靠他,曾被两次罢相,最后还被冤枉谋反
2.文治欠缺
作为肱骨大臣要懂得治理之道、辅佐之道,这就意味着,周勃要想持续以前的辉煌,就必须要转型,转变思维能力,强化个人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否则肯定会被淘汰,但是周勃很显然没有做好角色转变,既不是学富五车的智者,也不能给汉文帝安邦定国的良策,当汉文帝问及每年审理多少案件时,他非常紧张“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刘恒能当皇帝,全靠他,曾被两次罢相,最后还被冤枉谋反
3.冲动莽撞
都知道薄太后义救周勃一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周勃为什么会被冤下狱。其实周勃被冤枉原因是,周勃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视到绛县时,周勃害怕被诛,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
岁馀,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实际上周勃的行为是担心被杀而采取的自我防卫措施,但是难免会造成对皇帝不满的表现,其行为可以说是想法过于简单的表现,既没有想到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也没有想过周围的人是怎么样看的,这一行为实施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刘恒能当皇帝,全靠他,曾被两次罢相,最后还被冤枉谋反
4.功高盖主
刘邦时期,周勃作为高祖同乡随其起兵、共同奋战,是追随者,是部下,高祖赐其爵位乃是对其战功的肯定与嘉奖,不存在功高震主之嫌。
但是在平定吕氏之乱中,周勃夺回了象征皇权的天子玺、符,将其献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当皇帝的刘恒,这对于刘恒来说无疑是大恩,周勃不仅是护主的功臣,更是“赐权者”,自然会使汉文帝在感恩之余更加忌惮周勃的“功高”是否“震主”。
此时周勃应该避免与皇权出现冲突,表现出恭谨谦逊、收敛锋芒,然而周勃仍然我行我素。汉文帝在继位三年后,就以率列侯就封地为名,免去周勃丞相之职,并驱使其离开长安,回到封地。
综上,周勃以悲剧收场,与他在世事变迁时不懂变通,缺乏治国的才能却不思进取,形势冲动不计后果,功高盖主却不知收敛有莫大的关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