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历代皇帝中,有很多口碑很差的昏暴之君,比如商纣王、隋炀帝之流,因为昏庸无道,残暴不仁,落下千古骂名。而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开创大明一统河山,民间对他的评价也不高,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明朝开国之后,一大批开国大将都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从此朱远璋就背上了暴虐残忍的名声,留给世人一个令人生畏的暴君形象,加之评书演义的夸张渲染,朱远璋俨然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千百年来,在对朱元璋的一片口诛笔伐声中,却很少有人想到,朱元璋为什么要对大将们下毒手。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朱元璋怕武将们手握重兵,威胁到他的皇权。这只是一种人云亦云的想当然的说法。
朱元璋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出现,早在洪武初期就实行了著名的五军都督府制度,把原来独掌天下兵马大权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并且还与兵部互相牵制平衡,完全实现了皇权对兵权的严格控制,已经从制度上堵死了大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基本没必要再因此去大开杀戒。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朱元璋杀戮武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明朝初年频繁用兵,武将地位迅速提升,大批武将贪墨腐化成风,开国大将们地位尊崇,影响力巨大,很多人也卷入其中,肆行不法中饱私囊。不仅败坏法纪,对明军战斗力也造成了不小的腐蚀和破坏。
明朝军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基础动摇会严重危及明朝统治,故此朱元璋才会对武将们大开杀戒。比如凉国公蓝玉被杀,他自身就有干犯法纪的诸多劣迹。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武将集群的迅速腐化,让朱元璋忧心忡忡。洪武二十年,朱元璋鉴于“中外武臣,多出自戎伍,不知宪典”的状况,亲自动笔写成《武臣大诰》一书,全书共分三十二篇,用独具特色的白话口语形式,针对武将们惯常所犯的错误,摆事实讲道理,谆谆告诫武将们,想以此达到“使其知所纪律,抚军士,立勋业,保爵位”的目的。
《武臣大诰》第五篇中,记载了朱元璋安排的的一次别出心裁的比武。山西平阳的驻军中,有一个叫彭友文的千户,明朝千户的职权大概相当于现今的团长,掌管一千来人。彭友文为人贪婪凶横,为了牟取私利,经常贪墨克扣士卒们的军粮,私下变卖装入自己口袋。明朝士卒们的口粮都是朝廷按照一定标准配发的,本身就不富余,彭友文把军粮克扣变卖,自然会有很多士卒饿肚子。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彭友文有一次带领五百个士兵外出筑城,为期长达数月。彭友文贪心不可抑制,一发不可收拾,不管士卒们死活,居然把他们两个月的口粮变卖一空。士卒们一方面要承担沉重的劳役,一方面却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有些士兵平时有微薄积蓄,不得已自掏腰包买点食物,勉强维持生存。
很多士卒已经断粮数日,但明初军法严苛,士卒们也不敢去抢掠,结果只能“忍饥做工”。士卒们迫不得已,找到彭友文“啼哭去他跟前告无粮”,彭友文却百般找借口推脱,不肯发放口粮,结果最终酿成“把一百军都饿死”的惨祸,这一百多士卒纯属被彭友文的贪心害死。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朱元璋获知此事,十分恼怒。他一是可怜这些饿死的士卒,二是担心武将们如此贪婪,一旦激起兵变,后果不堪设想。按照《大明律》,彭友文应该处斩。
但是朱元璋对他痛恨不已,不肯就这样让他一刀送命,觉得太便宜他了,于是发挥想象力,安排了一次别出心裁的比武。他下令,让彭友文手持一杆长矛,“着他与一百军对枪”,让他和一百个长枪兵比武。
朱元璋让一武将手持长矛,和100个士兵比武,结局残忍却大快人心
彭友文显然没有李元霸那样的本事,单枪匹马战胜一百个士卒对他来说太难了。这一百个士卒对他恨之入骨,又有朝廷撑腰,彭友文根本没有招架之功,顷刻间“他对不过了,被乱枪杀死”,被士卒们乱枪齐下,戳得满身都是窟窿,当场死于非命。虽然这次比武结局残忍,但朱元璋说了,“他既无仁心爱那小军,我又如何把仁心爱他?”
对那一百多个被饿死的士卒来说,彭友文如此下场并不为过。不得不说,朱元璋这次以毒攻毒用对了地方,一举数得,既惩处了贪官,严明了法度,又让士卒们出了一口恶气,大快人心,而且对那些贪墨之徒起到了很好的警告作用。

【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