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首诗词的末句,堪称画龙点睛,冠绝古今

这12首诗词的末句,堪称画龙点睛,冠绝古今

1.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末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活灵活现的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的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迎着浩荡春风得意的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2.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末尾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也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3.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诗中写出了人生的道路是如此的艰难,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呼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12首诗词的末句,堪称画龙点睛,冠绝古今

4.留别妻

两汉: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年轻的时候是汉武帝的中郎将。公元前100年,匈奴向大汉示好,放回曾经扣留的汉朝使节,于是汉武帝便派了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临行前夕,苏武辞别爱妻,依依不舍,伤感地写下了一首诗。诗中饱含着夫妻恩爱,依依惜别和互勉。最后一句“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是丈夫对妻子的回答:“若能生还,一定与你白头偕老,若死在战场,也将一直把你怀念。”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5.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公元742年,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末尾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情经过一层层的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这是多么得意的神态;“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呢”,又是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6.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杜甫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诗中抒发了杜甫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末尾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又统率大军占据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最后却病死在军中。后代的爱国志士及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这12首诗词的末句,堪称画龙点睛,冠绝古今

7.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公元754年,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其僚属如高适、严武等也与岑参是老熟人,所以当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老朋友前来迎送,常欢聚夜饮。诗的末尾两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8.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后来王巩北归,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9.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想拉拢张籍。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所以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但考虑到李师道是藩镇高官,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诗去回拒他。最后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这12首诗词的末句,堪称画龙点睛,冠绝古今

1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七月七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词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诗中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形成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倾泻而出,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词笔至此忽又突然爆发出高亢的呼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12.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公元1174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末尾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之情。到最后才明白,原来那灯火、笙笛、宝马香车,那眼花缭乱的的丽人们,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

往期回顾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