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王国维是现代著名的词评家,他的著作《人间词话》被许多人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其中第一境界就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这一句为什么被成为第一境界,下面我们根据晏殊的整首词来分析一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发的是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词的上片写景,词人寄情于景,点明离恨的主题。“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句写秋日庭院中的景物。主人公怀着愁怨的心情观赏园子里的菊花和兰花,只见菊含愁,兰泣露。这里词人将自己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哀愁。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这两句是写词人的感受。成双的燕子必然会给幽居独处的主人公带来很大的刺激,愈发衬托出他的孤独。

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一句是词人回想昨夜的景色,点明离恨。明月本是无知无觉的自然之物,它自然不了解离别的痛苦,这样看来,词人的埋怨就显得无理了。但这种看似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反映出了他为离别折磨得痛苦极致心理状态。

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主人公登上高楼,以寄托自己的一片相思之情,可他眼前所看到的是一片残败凄凉之景,为他落寞的心情更添上一份惆怅。

望眼欲穿却仍然看不到所思之人,因而他“欲寄彩笺兼尺素”,可转念一想,却是“山长水阔知何处”。主人公望人却看不到,欲寄书却无法实现,最终只能无奈地陷入更深的愁思之中。

晏殊的一句词,被王国维誉为“古今成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

王国维将它定为人生第一境界:也就是对人生感到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这种形势十分恶劣,但在乱世之中,只有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就能排除干扰,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既然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就能为取得成功达到第二境界奠定基础。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