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信、花样繁多、情缘见证,古人的定情信物有多浪漫?

谈起古代的爱情,我们也许会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不由自己的意志为先的悲剧式爱情,但其实当时的人虽然在婚姻方面受限,却有着”恋爱自由”的资格。比起如今信息传递的便利,古人虽然在彼此的交流上不够顺畅,但却因此开发了许多更加浪漫的表达方式,定情信物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种。定情信物这个概念刚刚出现时是相当郑重的,如果两人已经能够互送定情信物,那么对彼此的感情一定是真挚而深刻的,甚至我们能够从许多文学作品中找到守着一件信物度过一生的痴情儿女。纵观所有可靠的定情信物,其实并非越贵重越好,而这种对价值的漠视也让定情信物中的情感变得更加真挚。

与”礼物”不同,定情信物不重物的价值,反而重情更重信

1.定情信物中”信”是重中之重从我国《诗经》与《楚辞》的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出,古人在婚姻方面的严格并不能抹杀他们对爱情的向往,正是古人对爱情的真挚和热烈才让定情信物得以出现。

重情重信、花样繁多、情缘见证,古人的定情信物有多浪漫?

《诗经》中记载的爱情内容最初的定情信物是很官方的,古人的婚姻要经历三书六礼,其中”纳征”需要男方向女方家中赠送聘礼,这是信物的雏形,此时的信物依托于盲婚哑嫁的习俗虽然与爱情关系不大,但作为六礼的第四环,纳征意味着这桩婚事几乎板上钉钉,于是”信”这个字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定情信物不同于普通的礼物,其物的价值反而是最低的,更加重要的是其中深藏的情意与信义,信的含义如果来源于古礼的话,那么情的存在就只能依靠爱人双方自身的心意了。2.定情信物更要重情到底什么样的礼物才能算作定情信物呢?我们可以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里尝试解读此事。全本《长生殿》中曾提到李隆基赠送过一个精致的”金钗钿盒”给杨玉环,此时二人正如胶似漆,彼此爱慕,杨玉环对此物也爱护有加,甚至它成了二人之间情感的见证,哪怕马嵬坡玉环殒命都想要此物以陪葬,这件金钗钿盒几乎被公认是二人间的定情信物,无关价值,只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两位主人公真挚的情谊。在二人的爱情故事里,玉环在死前曾经将自己的一缕青丝赠与唐玄宗,但这看似更加亲密的礼物却并不能称作定情信物,毕竟它的作用是杨玉环单方面期待皇帝能想起二人之前的情谊,能够回心转意,而李隆基也并没有在这一缕青丝上寄托更多的情感,更加没有承诺存在,故而虽然同样是爱人之间的赠礼,却因为少了一份纯粹的情份而让无缘定情信物的身份。

重情重信、花样繁多、情缘见证,古人的定情信物有多浪漫?

唐明皇与杨贵妃

定情信物的细化从历代小说、戏剧中可见一斑,其含义却并非全部是真情

1.定情信物中的”脑洞”古代的爱情话本中,定情信物既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爱情的见证,更是彼此间许诺终身的承诺,因此有的定情信物与二人的爱情故事有关,也有的是自己的贴身物品,其种类之繁,花样之多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脑洞”之大。我们所知的最常见的定情信物大约是香囊、手帕一类,就像体弱的黛玉不常动针线,却会亲手为宝玉缝制香囊,被宝玉珍重的贴身收藏,而宝玉之后回送黛玉一方旧帕子,寓意”横也丝来竖也丝”,也让黛玉心潮涌动。这些身边之物本身就带着一丝暧昧,从古人眼中来看甚至有些逾礼,但这在众多定情信物中却只能算中规中矩。在众多爱人之间,若有心思灵巧的,或许会用镜、钗等情思更细腻的东西做信物,有些人也会用初次见面时对方身上的一件精巧之物、见面地点的花草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来做信物,对于更加”直男”一些的人,也会用衣片、佩剑等物作为定情信物。在《红楼梦》中,濒死的晴雯甚至咬断了自己精心养护的指甲来作为信物交给了贾宝玉,而《鸳鸯被》中的李玉英竟然做了一床被子给自己的情郎,看到这些脑洞大开的信物,有没有感受到古人别样的深情和浪漫呢?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