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无论是在古代影视剧中,还是在一些古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种情节。对于那些犯了重罪的人,朝廷不一定会判他们死刑,也可能会判处他们流放某地。除了一些普通百姓之外,达官显贵犯了重罪也可能被判处流放。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流放的地点并不统一,但是大多都是荒凉的地区,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发配边疆”这个词。那么为什么重刑犯不判处死刑,反而要“发配边疆”呢?其实古人这种做法也是很有智慧的,这种刑罚制度并不“傻”。

流刑的历史沿袭

流放是一种刑罚,即为流刑。流刑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非常久的,虽然正式说法中,它起始于秦汉时期,但是实际上,早在我国氏族社会的时候,这种形式的刑罚就已经存在了。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关记载,伊尹因为不遵守商汤法纪,被流放到了桐宫。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尧舜禹时期,也有过不少人被流放的说法,甚至有的人被流放之后,隐姓改名还成为了我国某一姓氏的始祖。只不过这个时期的流刑是没有明文规定的,通常是皇帝自行判决的。到了秦汉时期,流刑成为了法定刑罚。但是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只有特定的人能被判处流刑。

南北朝的时候,普通人也开始可以被判处流刑,流刑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刑罚,隋朝的时候更是成为了五刑之一。隋唐时候的流刑与秦汉时期是非常不同的,秦汉时期的流刑侧重于犯人被发配之后的“劳役”,而不侧重于“流远”。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而隋唐时期,流刑是五刑之中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改变了侧重“劳役”的本质,开始侧重于“流远”,也就是发配距离非常遥远。后世流刑也基本与隋唐时期大同小异,一直沿袭到了清朝。

流刑比死刑更好?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死刑是对一个人的最高惩罚,因此对于一些重刑犯不判死刑,却要判处“发配边疆”的情况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并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上,流刑并不是一种比死刑更加轻松的刑罚,甚至流刑比死刑更加痛苦。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在古时候,甚至很多人宁愿被判死刑,也不愿意被判流刑。古时候的死刑虽然有很多种,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斩首,这种死法是非常干脆利落的,刽子手都非常熟练,犯人通常不会感受到太多痛苦,所以死刑对于一些重刑犯来说,反而是一种“轻松”的刑罚。

流刑虽然并不是直接判处死刑,但是事实上很多被判处流刑的人,最后也逃不过一个“死”的结局。秦汉时候的流刑可能只是做做苦力活,但是隋唐之后,流刑侧重于“流远”,通常流放距离都是在两千里以上,最重的有三千里。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流放的一路上是非常荒凉的,条件非常艰苦,而且犯人在开始流放之前,也通常都已经承受过杖刑等刑罚,身体已经非常不健康了。流放要徒步行走这么远的路程,再加上路上缺食少水,很多流刑犯是根本坚持不完整个路程,会死在半路上的。

流刑是一种“聪明”的刑罚

古人对于一些重刑犯判处流刑,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让这些流刑犯在流放途中受尽煎熬,最终痛苦死去,这种惩罚是比直接死刑更加痛苦的。而即便有那么一些幸运的人,能够坚持到最后,等待他们的也是一年左右的“苦役”生活。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流刑对于犯人的身心都会造成不小的折磨,而刑罚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对犯罪者起到惩罚作用,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因此将重刑犯判处流刑而非死刑,这并不是因为古人太“傻”,死刑虽然是最高刑罚,但是流刑的痛苦程度远远高于死刑。

除了惩罚之外,朝廷判处一些犯人流放也有其他原因。流放的目的地都是一些非常荒凉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汉人是非常少的,生活在此多是一些少数民族,因此那些地方也被称为“蛮荒”地区,而朝廷将犯人流放到这样的地方是有一定目的的。

为何古人爱把罪犯流放边疆,而不是当场处死,古人:我们又不傻

首先,犯人流放至此,增加当地的汉人数量,不会让异族势力独大,汉人多了之后,也可以逐渐同化这些异族人,带动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这些犯人也是免费劳动力,可以参与荒凉地区的建设工作。再有,流放作为死刑的降刑,能够彰显帝王“恕人不死”的仁德。

结语:

流刑从出现开始,一直沿袭到了我国封建王朝结束,可以说贯穿了我国这个封建历史,既然能够存在这么久,那么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要低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程度。不过每个朝代的流刑也会有所不同,法律也要适应每个时代的特点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