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靖难之役末,南京城被明成祖朱棣攻克,许多建文帝曾经重用大臣如方孝孺,黄子澄都被杀,建文帝本人也消失于大火之中,南京城一片肃杀之气。

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传闻有这么一件事

朱棣在南京以胜利者姿态出现,但他现在很疑惑。因为他面前站着一个人,他没有理会朱棣,被士兵包围的他却在低头算账,明成祖手下建议杀了他,而他,据说只回了一句话:“自己该死,但是手头上的账目没有厘清,能否再借他三日?”皇帝本人大受震撼,而后就放过他了,并且重用。

此人便是夏原吉(公元1366-1430年 ),他出生在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明朝百废待兴。

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夏原吉早年丧父,但他致力于学问,“力学养母”。最后苦读有成,获得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

他的人生随后遇到了转机。

某天,明太祖朱元璋到太学观看,“见公仪闲雅,字又方正,特赐纱衣一袭”,夏原吉一表人才显然吸引到了明太祖,

朱元璋觉得得好好观察一下他,看看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又派人到书所打探众人,结果看到那些书生“或谈笑肆放”,但夏原吉“独公端坐,正书俨然,如在上前,上念之。”《忠靖集·附录遗事》

于是朱元璋发出如此感叹:“夏某,君子中君子也”《忠靖集·附录遗事》,升他为户部主事。

夏原吉的能力此时突显出来了,尽管户部的工作很麻烦,但是他处理得很好,户部尚书郁新(任期1393-1403)很赏识他。

但工作能力太强难免遭人嫉妒,有个姓刘的郎中,就忌妒夏原吉的才能。

郁新弹劾各部门中办事懒惰的人时,太祖想宽宥他们,郁新坚持不许。太祖很愤怒,问道:“这是谁教你的?”郁新叩说:“是堂后的书算生”,皇上于是将书算生逮进监狱。

刘郎中此时就说言:“教尚书者,原吉也”

太祖说:“夏原吉能够帮助尚书处理本部事务,你想陷害他吗?”结果刘郎中和书算生都被处死,暴尸街头”《明史·夏原吉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殡天。

六月,建文帝即位,建文帝即位初,擢升夏原吉任户部右侍郎。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京师发生地震,为了监察百官,惩处地方奸恶,三月,建文帝派遣夏原吉、暴昭等二十四人充任采访使,分巡天下。

夏原吉作为钦差巡访福建一带,任内政治有为清明,百姓诚服。

建文年间,夏原吉一直在外寻访,并未参与户部政务,最后镇守湖北蕲州。

而后靖难之役发生了,等到南京城破之时,我们就看到了本文的那一幕。

永乐元年(1403年),夏原吉升任户部尚书,主持治水并掌管财政。

据统计 ,明朝户部尚书平均每人任职2年左右 ,如夏原吉的前前任赵勉(1390-1392),但夏原吉一人就主政户部27年。

足以看出永乐帝对夏原吉的信任和重用,而夏原吉的政绩大部分都在永乐年间取得 。

出生贫寒的他心系百姓。永乐元年(1403年),浙西发大水,成祖命令他前往治理。

夏原吉动用十几万民工,但他身穿布衣,徒步往返,日夜规划水利,盛夏也不用伞盖。

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他说::“民劳,吾何忍独适。”《明史·夏原吉传》

“人民如此劳苦,我怎么能忍心独自贪图舒适?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同年九月工程完工,流水畅通,苏州、松江一带农田获得大利

永乐三年(1405年)郁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事,他又开始在户部为官了,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各地的户口、府库、田税增减的数目,他都记在小本子上,随时带在身上,准备查阅。

明成祖给参加“靖难”的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武卫百司,发兵八十万到安南,命宦官监造巨舰通使海外各国,在北京大造宫室,郑和下西洋,北伐蒙古。

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明成祖朱棣

这些事项单独拎出来都不算小事,但夏原吉尽心筹划,保证了国家各项开支。

所谓历史大事背后,还是有幕后推动者,作为“后勤部长”户部尚书,他有很大的功劳。

比如说符坚的八十万大军因为后勤问题而分崩离析,而朱棣的几次出征却没有什么问题,很体现夏原吉他的能力。

而且夏原吉非常尊重皇帝的礼仪,可以说非常会维护上司的面子,这也是他能作为五朝老臣的技巧。

西域有一个王来朝见,明成祖想到郊外去慰劳他,夏原吉不同意,认为不符合法统。最后法王入宫,夏原吉见而不拜。

成祖笑着说:“爱卿想效法韩愈吗?

他也不喜欢结党营私

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 )明成祖出征漠北 ,夏原吉“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皇帝不在国都,如果他想为己谋利的话,这应该算是绝佳机会 ,秦桧之流在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

但他夏原吉“却一心为公,全力尽忠。”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北达行在 ,南启监国,京师肃然。”

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年),他力劝明成祖不要出兵漠北

“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

”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

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十分之八九,灾荒不断发生,现在大明已经内外交困了。

况且您圣体欠安,还需要调养护理,请您让将军们出征,不要劳累车马亲自去了了。

给的意见非常专业和有预见性,

但夏原吉被下狱抄家,查抄夏家的锦衣卫在他家中没有搜到什么珍宝,“自赐钞外 ,惟布衣瓦器”。也证明了他的清廉

永乐二十年(1422年),成祖再次北征,因为粮食耗尽而返回,夏原吉的话不幸言中了。

此人为建文帝效劳,但朱棣却放过他。原来朱元璋早有表示

但朱棣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之后又连年出塞,但都不见敌人。

终于君臣二人连最后一面都没见成。

1424年,漠北的榆木川,朱棣重病在床,尽管之前有矛盾,明成祖临死之时还是对左右道 :“夏原吉爱我。”

当皇帝病逝的消息传到北京时,监狱中的夏原吉得知后,哭倒在地,许久不能起来。

太子亲自到狱中求问夏原吉该怎么处理现在的状况。夏原吉劝谏太子,说要赈济饥民,减省赋役,停罢下西洋的行为以及向云南、交趾地区各道采办金银。未来的明仁宗全都同意了。

明仁宗即位后,恢复夏原吉的官衔。

夏原吉

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两朝《实录》修成,宣宗又赐夏原吉给金币、鞍马。

夏原吉天明入宫谢恩,回府后便逝世,终年六十五岁。获赠太师,谥号忠靖。宣宗敕令户部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并且以后世代都不再征收

作为五朝老臣的夏原吉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与钱粮打了一辈子交道,却生活简朴。

《明史》对赞夏原吉为“股肱之任”、“蔚为宗臣”,称他的一生可“树人之效”;并以《尚书》中的话来赞誉夏原吉,即“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