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辛弃疾分分钟教你做人

公元1140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里,抗金名将李纲卒于福州,年五十八,赠少师,谥忠定;

这一年里,金国背弃盟约,河南、陕西两地沦为金人领地;

这一年里,岳飞自率部下直至中原,败金兵于京西;

也是在这战火四起,山河震荡的一年,辛弃疾出生。

公元1140年,中国北方大地已基本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然而,国破山河犹在,乱世多出豪杰,在山东历城,一代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出生了。

辛弃疾的父亲早逝,由祖父辛赞一手抚养成人。辛赞本是北宋官员,在济南任职,济南沦陷时,因为家族人口众多,未能脱身,被金人俘虏后强迫出来做官。辛赞虽在金国做官,但始终以恢复故土、报仇雪恨为己任,夙兴夜寐,竭力谋划,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金人驱逐出国土之外。所以,他为孙子取名辛弃疾,希望他以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为榜样,为国家杀敌立功,解除民族苦难。在很小的时候,辛赞就经常带着辛弃疾登上附近的山头,“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指着南方对他说,那里才是真正的祖国。

辛弃疾15岁那年,辛赞令他借考进士的机会,在金人的大本营燕山地域观察地势,搜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相关情报,使其对兵家方略和攻守之道有了真实的了解和认识,而非纸上谈兵。由此不难看出,辛弃疾文武兼备的非凡才能,自其少年时代就已经得到培养。

少年求学时,辛弃疾曾与后来的金朝文坛领袖党怀英交好,并称“辛党”。党怀英比辛弃疾年长六岁,满腹经纶,才识高绝,辛弃疾对他很是佩服。然而,在未来的人生规划上,两人却存在巨大的分歧,辛弃疾主张击退金人,恢复失地,党怀英却认为金朝汉化日深,重用儒生,正是读书人努力报效,以此挽救民众的大好时机。两人为此常常争论不休,但结果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他们决定以卜算来决定未来的选择:党怀英占得坎卦,坎为水,代表北方,于是,他决定留在北方为金国效力;辛弃疾占的是离卦,离为火,代表南方,于是,他决定归顺南宋,起兵抗金,收复山河。这一段出自《宋史》的记载将辛弃疾南归归结于卜算之事,多少有戏说的可能。事实上,辛弃疾南归,是秉承祖父志向,是谋划已久的决定,绝非是依靠卜算,不过南归前,与党怀英商榷或话别,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辛弃疾21岁那年,祖父辛赞去世,辛弃疾开始全力为抗金做准备,并很快就在山东济南扯起抗金大旗,组织了一支两千人左右的义军。一位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就此转变成为了叱咤疆场的将领。在战场上,辛弃疾打起仗来就像一头犀牛一样凶猛,所以,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青兕”。

金主完颜亮死后,金国大乱,备受欺压的汉人纷纷揭竿而起,辛弃疾也抓住时机,率领属下投奔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义军领袖耿京,担任掌书记,主要负责给耿京出谋划策。不过,辛弃疾最初在耿京处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当,当时,和他一起加入义军的还有一个法号叫义端的和尚。义端是辛弃疾带着入伙的,可不久就带兵逃跑,准备投降金军,还偷走了耿京的帅印,想以此邀功。耿京得知消息后大怒,想杀掉带义端入伙的辛弃疾。辛弃疾于是立下军令状:率军去追杀义端,三日之内如果不能成功的话,再拿自己问罪也不迟。在得到耿京同意后,辛弃疾率领部下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最终果然截住了义端。义端苦苦哀求,希望辛弃疾看在往日情面放过他一次,对于这样的叛徒,辛弃疾当然没有留情,当场将其斩杀,取下首级,回营献于耿京。自此,耿京对辛弃疾愈加器重。

完颜亮死后,完颜雍正式上台,是为金世宗。金世宗一方面向南宋朝廷求和,一方面对起义军采取软硬兼施的方针,扬言只要起义军就地解散,就既往不咎,如若不然,则格杀勿论。在南宋朝廷同意求和的情况下,北方义军的处境非常尴尬,朝廷都休战了,义军还以什么名义继续打呢?于是,多支起义军宣布解散。这时,辛弃疾向耿京建议归顺南宋,耿京也有此想法,便派辛弃疾南下杭州去和南宋朝廷商谈归顺事宜。

辛弃疾此行十分顺利,宋高宗赵构刚打了一场胜仗,心情正好,给了耿京等义军首领一系列职位,大加犒劳。可就在辛弃疾带着好消息返回北方的路上时,一条噩耗突然传来,原来,耿京的部下张安国发动叛乱,杀了耿京,率领亲信投降了金国。辛弃疾对此愤怒不已,觉得这样投效南宋朝廷的话,实在是难以交代,更重要的是,自己筹划多时的恢复大计被叛徒破坏,实在令人扼腕。于是,义愤填膺的辛弃疾决定为耿京报仇,他精心挑选了五十名军中好手,连夜直奔金营而去,想要率轻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

到达金营之时,天色已黑,辛弃疾摸黑混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住正在与金将喝酒的张安国,金将追之不及。然后,辛弃疾又马不停蹄奔袭千里,将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斩首于市。辛弃疾由此声名大振,朝野为之振奋,宋高宗也大为惊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百无一用是书生?辛弃疾分分钟教你做人

其实,辛弃疾的战绩不止于此。

公元1162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一下群龙无首,刚从前线回来的辛弃疾十分愤怒,率领50多人袭击5万多人的敌营。

50人对上5万人,放在别人手里根本成不了气候,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但是辛弃疾做到了,《宋史》记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他直接杀入敌军大营,手擒叛徒,不仅全身而退,还顺手把叛徒交给了南宋朝廷处斩。

辛弃疾因此一战封神,“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23岁的他就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刚一上任,辛弃疾便把自己的满腔抱负全都掏出来给朝廷看,从南北形势分析到目前的大宋该如何抗金,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详细讲述了“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

可惜的是,这些策略全都石沉大海,毫无反馈。

辛弃疾的人生仿佛刚走到巅峰就戛然而止。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带着大宋收复失地,重整山河,奈何朝廷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只让他做后勤的工作,丝毫不提任何抗金的事情。

百无一用是书生?辛弃疾分分钟教你做人

尽管如此,辛弃疾每到一个地方,都政绩斐然。在安徽,他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调到江西,“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到湖南,他自己训练了一只民兵,“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被金人称作“虎儿军”。无论从哪方面看,辛弃疾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但也许因为他祖上曾经在金当过官,所以大宋的领导人就是不肯好好用他。

公元1181年,辛弃疾在江西开始给自己建造房子,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大概是这些年的仕途坎坷心冷了,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果然,同年十一月,受到了弹劾,官职被罢,“稼轩”正好落成,辛弃疾径直回到家,开始了中年的闲居生活。

百无一用是书生?辛弃疾分分钟教你做人

在这段时间,辛弃疾写了很多诗词抒发苦闷,写着写着,天生将才转型成功,成了宋代词作数量最多的豪放派一哥,与苏轼并称“苏辛”。

在诗词里,他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写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看上去一片岁月静好,但其实,他诗词里挂念最多的还是朝政大事和抗金大业。

所以,当听到自己的好朋友陈亮主张抗战却遭到打击时,他感慨万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其实他最想感慨的是自己也成了老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