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有哪些(公摊是什么意思)

对于买房子,“公摊面积”让一些购房者感到“很受伤”。某网友吐槽买个120平的房子给的公摊面积是28平,隔壁小区同样120平的房子公摊20平,你难受不难受?很多购房者认为公摊面积该取消,因为公摊面积的存在并没有一套通用标准,对于我们而言,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分配到哪里。而且公摊的面积还要交物业费。那么,哪些是公摊范围,房屋公摊面积是越小越好吗?

什么是公摊面积?

90年代时,中国还没有公摊面积这个概念。李嘉诚在香港首创了所谓的公摊面积,沿用至今天,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房屋分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又称使用面积)。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哪些是公摊范围?

有些购房者很疑惑,虽然总是会听到公摊面积这样的词汇,可是,具体是指什么呢?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公摊面积还远远不止上面那些,一般来说,公摊面积还包括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摊面积是如何算出来的?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

公摊面积侵害了购房者的利益

1、大多都能发现,明明面积相同,但自己的房子看起来就是没有别人家的敞亮。这一方面是与户型设计有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和公摊面积有关了。

2、部分开发商会要求小区的消防设施算作公摊面积,但却将这些站点指定为停车位。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是在将公摊面积重复卖钱,让业主重复买单。而且,业主如果购买这种类型的停车位,通常也不可能拥有产权,只能拥有使用权。

3、平时支出的物业费、取暖费等大都是按照房产证上登记含有公摊的面积来缴纳,比如说走道、走廊、地下室等公摊区域均收取了物业费、取暖费等,这让购房者不明不白,这些地方凭什么还要缴费?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公摊面积并非越小越好

早在2018年8月,一篇名为《买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摊面积“坑”有多深?》让更多人起公摊面积问题。一百平米的房子,30平公摊面积,房价那么贵,怎么算都觉得亏。

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购房者都上过公摊面积的”亏“,于是就觉得公摊面积越小越好,但事实是这样吗?其实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房子的公摊面积越小,实际面积就会越大,那么从个角度来讲自然是公摊面积越小越好。

但是,在这里要注意了,要记住这一行字:“在房子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公共场合的空间比较小、比较窄也不是太好,这样会对大家的室外活动有一定影响。因此,公摊这面积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购房者如何避开公摊的坑?

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公摊方面上下限以及标注的明确法律法规。于是很多地方的业主就常常会出现收房的时候我们发现,唉?怎么房间感觉好小。业主往往愤怒不堪,不透明不规范的算法屡次导致了因为公摊而导致的房产交易方面的争论和和纠纷。

1、不要太相信美颜后的样板间

样板间的心机超乎你的想象!不少开发商以工地正在施工等借口把样板间异地设置在售楼部里或售楼部外的草坪上,而异地设计的样板尺寸、屋内的格局虽然大差不离,但多数开发商不会真的1:1,把尺寸适当放大、把墙体做薄是最常用的伎俩,改造套内的布局、展示迷你缩小版的家具更是家常便饭。

2、问开发商要关于公摊面积的准确数据

买房时置业顾问只会在口头上忽悠你得房率高,不说公摊面积具体数字,有一些甚至在宣传页上都不会出现户型和公摊的数据。大多数出现交房心理落差大的情况都源于这一原因,所以在买房前,务必确切了解到套内每间房子的长宽尺寸,自己计算套内到底有多大,再去决定要不要入手。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3、不要听开发商瞎忽悠的得房率

除了公摊,对应的“得房率”也是买房中频繁出现的概念。正常的得房率是指你套内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来说,公摊越高得房率越低,反之得房率越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推出了100%得房率的噱头。

这其中就牵扯到一个真假得房率的问题,不少开发商把不计面积的飘窗,以及计半面积的阳台,按照套内实际面积计算得房率,甚至,有些拿所谓的露台、设备平台和所谓入户花园也当做套内面积,计算得房率。

计算出一个奇高的得房率忽悠不懂房子的消费者。这样的房子,你真的办房产证时才发现,得房率其实高的惊人。而所谓赠送的那些部分,很有可能因为后边的法律法规的严谨,而无法使用。特别是整间房倒板偷面积的房间,从法律意义上属于违建,随时都有被责令拆除的可能性。

4、不要只看面积,更多的要看户型

同样面积的房,户型好设计够好明显上更实用、更好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不偷面积的情况下X科新一代的户型,可以把79平设计出三分离卫生间的小三房,而每个房间都可以正常使用。

相反,很多小开发商89平设计出的三房可能还相对更加局促,这就得益于户型设计对于过道空间浪费的把握,以及对于各房间尺寸的调配。得房率高固然更好,但纯粹自住的角度来看,户型合理,各个房间尺寸适度,才是最舒服的房子。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取消公摊面积真的如你所愿吗?

其实,很多刚需者预算有限,希望所有城市都可以以套内面积来计价,这样一来,大家就能买多少平方就得到多少平方了。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房屋品质下降。

一旦按套内面积来计价了,开发商就必须把套内面积做到最大化,而公摊面积就只能可省则省,这样一来才能实现销售金额最大化。省公摊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将新房品质下降就是“一切从简”: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在相同的楼层内设置了七八套住房,然后缩小走廊、绿地、停车位等共同区域;更有不良开发商会把墙体修得薄如蝉翼,严重降低房屋质量,让购房者住在摇摇晃晃的房子。

换言之,如果连生活舒适度以及房屋质量开发商都不能够保证了,即使可以实现零公摊了,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总之,购房者你想省下来的钱,都得在质量、生活舒适度上给找回来。

哪些是公摊范围?又如何计算?

取消公摊面积后续问题

1、房屋单价可能上涨

一般来说,以前都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房价的,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房价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房屋单价就会涨价。有人会形象比喻为,“带皮核桃15块1斤,核桃仁30块一斤”。

2、如何处理先前买了公摊的业主是个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国家真的取消公摊了,那么已经以前买了公摊面积的购房者怎么办呢?因为一旦取消公摊了,那么先前的购房者不就亏大了吗?难道要给补偿吗?怎么给?谁来给?

3、房产税

一般来说,房产税是根据房屋面积来收取的,如果取消公摊了,那么房产税按哪种面积收?拆迁款,按哪种面积补?这些都涉及庞大的利益群体,很可能涉及到修改一些法律法规。

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开发商打出“零公摊”的销售噱头,以送露台飘窗等方式,将送的面积“对冲”公摊面积。不过,在此提醒大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公摊”住宅是根本不存在的,大家在购房时别被骗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