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考试题型(pte考试是什么)

学员备考背景介绍

出分学员简介

PTE小白首考8分上岸!万字经验分享来了

学员姓名:Meng同学

语言目标:PTE 79(相当于雅思8)

参与课程:飞凡英语精讲班 特训班

最终成绩:84分 (L81/R86/S90/W81)

老师评语

听力阅读老师Mandy

我是在特训班遇见孟同学的,他上课的时候互动非常积极,课后也会主动积极完成相关作业和练习。

最开始的时候,孟同学在听力的笔记练习上和阅读的正确率上面还是有一点问题的,但是经过课堂的练习逐渐改善了很多,我们在机经特训班上也进行了集中强化的机经练习,同时课堂上也反复强调了科学备考和高频机经的重要性,课后小孟同学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备考,PTE搁置了一段时间,回归后,复习更加认真努力,坚持努力的备考和复习,积极调整好了心态,一鼓作气,最终第一次考试就成功“八炸”!

孟同学首考“八炸“充分证明了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在此也祝愿孟同学前程似锦!祝未来一切顺利!

写在前面

从拿到485签证的一刻起,语言考试就就不觉间成为了一片浮在我脑海中的阴云。由于本人几年前申请 Master 时雅思数次折戟沉沙卡分 5.5 的惨痛经历,再加上我又是一个自制力并不强的选手,这次备考时我就明确了两点:第一,顺势而为,选择当下更受欢迎也更加容易通过的PTE 考试;第二,报名靠谱的机构进行方向明确的培训。飞凡成为了指引我拨开这片阴云的灯塔,我也希望能通过这篇对 PTE 备考的拙见抛砖引玉,为灯塔添上一丝烛光,与各位为梦想而拼搏的朋友们共勉。

我在二月份时报名参加了飞凡的精讲 特训课程。由于平时需要工作,课程安排重叠在了一起,一周之内有四到五天的时间都在上课。在这种强度的培训下,虽然会有些疲倦,但也确实让我对整个 PTE 考试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上完课后松懈了一段日子,最终在题库渐稳的五月份下定决心报名试一试。在此,不得不佩服 Pearson 的 AI,考完试一个多小时就把成绩评出来了。深感幸运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掌握正确方法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会从考试的四项分类依次阐述下自己一些浅薄的经验和看法。

各题型备考心得

口语Speaking

我认为,PTE 是一项“四分看实力,四分看方法,两分看运气”的考试,而对于口语部分来说,实力固然重要,但掌握了正确的门路,是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的。

RA

在平时的训练中,朋友们可以通过大量的机经真题反复进行训练,通过影子跟读的方式找到单词正确的读法,意群搭配时的朗读方式,甚至于积累一些常见的短语搭配速读,单词连读等内容。做到有感情,有强弱。一味地追求速度但毫无节奏、重弱的RA,只会得到未识别的结果。

预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快速读下全文会很好地帮助你分割段落中的意群,了解适当的断句,换气位置,另外,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文章难度的机会,一旦发现发音有困难的单词,果断用 something 替换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没有之一。

训练过程中,朋友们万万不需纠结市面上各种 AI 评分,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口语到底什么水平,官方模考一定是最为精准的,另外 Kevin 老师的耳朵也是极为精准的。“说你是90,你就是90”,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 PTE GO 上向老师发送你的口语录音并得到针对性的反馈,对于模考,后面我还会说到。

小编推荐阅读:#飞凡名师口语RA带练系列,跟着老师练口语更高效哦!

我认为在口语学习中,一直广泛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地重视所谓口音,而很少强调正确的读音。然而,这样的思维实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口音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下来的结果而并不是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首要因素。我们在与人进行英语交流时被问到 ”Sorry,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或当机器不识别我们的句子时,原因其实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或者是单词完全读错了。所以在口语考试的准备中,纠结所谓的 American accent 或者 British accent 等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掌握了逐个单词的标准读法,音节以及重弱读,那么你的口语必然是可被识别,可用作交流的。

RS

在备考前我也曾认为 RS 是一个很看重短期记忆的题型,要精准复述句子中的全部内容。但通过学习后,我认为这部分最需要强调其实就只有以下两点:画面感和表达欲。在听句子时,一定不要记笔记,不要纠结于某个单词或短语。带着好奇心,尽量将句子带入一个抽象的环境中。哪怕听到了长难句也不要畏惧,记住最容易的部分、记住短小密集的短语搭配是最好的得分手段。

我的一个看法是,把听到的录音当成一段声波,而你要做的,是尽量模仿这段声波并将你脑海中留下的画面用尽量一致的单词表达出来。模仿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内容。毕竟内容的分数仅仅只占其中一个维度,尽力就好。学会放弃,学会不要脸,你收获的反而会是海阔天空。

DI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