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宜和生孩子套餐(美中宜和生孩子多少钱)

陕西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以惨烈的方式将分娩之痛带到公众面前,然而在事实上,能够大大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分娩镇痛技术诞生至今已有百年,技术相当成熟。

分娩镇痛技术在中国的开展也有十余年时间。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在上海一些妇幼专科医院,分娩镇痛普及率可达70%左右,但从全国来看,这项技术的普及率仍然很低,甚至一些三甲医院也无法大范围提供。在分娩镇痛技术应用上,“综合不如专科、公立不如民营”成为普遍现象。

低普及率背后,是麻醉医生人员缺乏、医院理念落后,以及产妇宣教不足等问题。

另外,成本高收益低也是阻碍分娩镇痛普及的重要原因。由于没有被列为一项专门的医疗服务项目,分娩镇痛在收费上只能参考手术麻醉服务和所需药品价格进行收费,造成成本高而收费低的尴尬境地,使得医院在推广应用方面动力不足。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背后:无痛分娩为何离中国产妇这么远?

谁能接受无痛分娩?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手术麻醉科主任刘志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有药物性镇痛和非药物镇痛两种方法,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向人体椎管内注射一定剂量的止痛药和麻醉药,从而缓解孕妇产程中的痛感。

“绝大多数产妇都适用于分娩镇痛”,刘志强介绍,“除非个别产妇存在禁忌症,如椎管畸形,就不适合做椎管注射镇痛,但我们仍然有其他方法,比如局部神经阻滞,或者全身用药,静脉针止痛,或者非药物性的方法。”

通过腰椎给药,阻止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分娩镇痛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痛感。减轻疼痛的普遍程度在50%以上,比较理想的是70%到80%。

尽管存在可以减轻分娩疼痛的技术手段,仍有传统观念认为,女人生孩子必然伴随痛不欲生之感,“不痛”对于产妇和婴儿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自1847年产科医生Tames Simpson成功实施第一例分娩镇痛手术,分娩镇痛技术已经经历了170年的发展,而在我国,分娩镇痛也陆续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只要药物剂量掌握得好,完全可以达到又能镇痛,(生产过程中)又能活动的效果。”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以下简称“美中宜和”)妇产科主任王慧解释。

根据临床上用于评估疼痛程度的“长海痛尺”,疼痛分为十级,“0”为无痛,“10”则为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许多有分娩经历的女性表示,自己的分娩痛感可达8、9级。

“任何让产妇觉得痛不欲生的疼痛肯定是弊大于利的,医学是趋利避害的过程,因为这种疼痛对于大多数产妇来说是非常剧烈的,所以应该避免。”刘志强认为。

综合不如专科、公立不如民营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后,中国分娩镇痛技术普及率极低的现状引起了社会广泛。2004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享受无痛分娩的产妇比例不到1%。2015年国家卫计委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统计,“据估算,在中国无痛分娩(普及率)不到10%。”

十几年过去,中国分娩镇痛普及程度仍然不容乐观。在我国分娩镇痛普及率不高的基本面下,存在着“综合医院不如专科医院、公立医院不如民营医院”的现实情况。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高端私立医院可为绝大多数需要分娩镇痛的产妇提供服务,妇儿专科医院分娩镇痛普及率在30%以上,而即使是三甲综合性医院,分娩镇痛普及率往往也非常低。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背后:无痛分娩为何离中国产妇这么远?

差距背后,是医院业务发展与科室建设、人员配备以及宣教工作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妇儿专科医院来说,妇产科是最为重要的科室,出于业务发展和专科患者人群需要,分娩镇痛必然成为医院重视的一个方向。“分娩镇痛在专科医院妇产科里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和业务,孕妇到专科医院来,主要就是分娩需求。”刘志强介绍。

刘志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一妇婴分娩镇痛普及率达70%。而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素萍同样介绍,红房子医院的分娩镇痛普及率为67%。这些数据在国内妇儿专科医院中属于第一梯队范畴,“我们选择了区域性的医院进行调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一些条件非常好的三级专科医院,也只有30%左右。”刘志强介绍。

而对于私立医院来说,先进的生产理念和全面的医疗服务是产妇花费高昂价格就诊的必要条件。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美中宜和在分娩上采取套餐式服务,其中就包含分娩镇痛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只要患者有分娩镇痛需求,且身体允许,就可以进行分娩镇痛。“在我们这里分娩,我们都会提供分娩镇痛服务,绝大多数产妇都可以选择,除非有明确的禁忌症,或者产程进展太快来不及打(麻药)。”美中宜和亚运村院区麻醉科主任南兴东解释。

较高的普及率背后,是麻醉医生充分配备与辛勤付出。

第一财经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想要普遍开展分娩镇痛技术,必须保证麻醉医生在孕妇产程中能够“随叫随到,全程在线”。而在分娩镇痛开展较好的医院里,都会配备专门的产房麻醉医生。

“我们有一个麻醉医生专门管理产房,负责产房的镇痛,会有定期的巡视,过一两个小时会去各个产房看一看,看看镇痛效果怎么样。如果产妇在巡视期间出现问题,医生会第一时间过来调整,产妇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镇痛服务。”南兴东介绍。

刘志强同样表示,一妇婴设置了进驻产房的麻醉医生,7*24小时全年无休,实现分娩镇痛的全覆盖。

不同的是,相对于私立医院一个麻醉医生每天应对3、4例分娩镇痛手术,专科医院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可能翻了十倍。据了解,一妇婴麻醉科共有31名麻醉医生,每天要应对上百台手术,一个麻醉医生每天最多可做40例分娩镇痛,常规工作量为每天20-30例。

“我们没有太多先进的经验,我们只有泪水和血汗,麻醉医生非常辛苦。”刘志强感慨。

麻醉医生短缺的现象在公立医院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成为公立医院分娩镇痛开展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开展分娩镇痛有十年以上了,但是普及率不高,大概在20%-30%。”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李祥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三甲综合医院在分娩镇痛方面普遍存在短板,首要原因即是麻醉医生短缺,这也必然导致综合医院对于产科的重视程度和力量分配不足。

“麻醉科医生需要应付全院需要麻醉的病人,我们有四个手术区域,麻醉科64名医生每天要应付200多台手术,必然导致麻醉医生力量被分散。”李祥奎介绍。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副会长黄文起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全国有麻醉医生约8.5万人,缺口有30万人。依此计算,中国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约0.5个,与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相去甚远。

除了医院端的业务建设与人员配备,孕产妇宣教在分娩镇痛的普及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妇儿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均设置了类似孕妇课堂的课程,不仅有妇产科医生进行产前宣教,麻醉科医生也会专门讲解分娩镇痛知识。

“我们的产科医生、助产士、麻醉医生时刻都在跟她们(产妇)沟通,这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什么解释什么的过程。”王慧介绍。

缺乏专门服务项目

由于分娩镇痛缺乏专门的医疗服务立项,无法按照专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只能根据其他医疗服务进行参考,收费较低,也成为医院缺乏推广动力的原因之一。

刘志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一妇婴进行分娩镇痛,整个麻醉服务和药品价格总和在500-700元,这个价格实质上不能反映这项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医生的付出。“还好我们(分娩镇痛手术)的量比较大,所以还能维持,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是无法负担的,因为提供分娩镇痛服务,24小时都要有麻醉医生在,一天就要投入3-4个人。”

相比之下,私立医院高昂的价格也为分娩镇痛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美中宜和顺产的分娩套餐价格在五万元左右,南兴东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分娩镇痛单项收费是5000多,包括麻醉一生的操作、药品、一次性耗材等。”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在麻醉项目下,仅设有椎管内麻醉等子项目,并没有专门的分娩镇痛医疗服务项目。

“医疗服务应该考虑涵盖这一块(分娩镇痛),通过经济手段让医院和技术人员看到它的价值。”刘志强认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