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医药供应链)

医药供应链(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

当你去医院看病拿药时,如果从取药窗口拿到的药品的保质期临近了,你是会勉强接受?还是一定会要求更换日期新鲜的?不过,判断药品有效期前,先来测试下你的语文水平。

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

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有相当数量的药包括抗生素,生物制品的稳定性不够理想,无论采用何种贮藏方法,若放置时间过久,都会产生变化降低疗效。因此,对有规定效期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贮藏条件加以保管,尽可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

某一药品标明生产日期是2019年01月09日,有效期至2021年12月(无具体日期)。

这药品究竟可使用到2021年12月31日还是使用到2021年11月30日?

药品有效期问题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有解释,如果标签中有效期至2021年12月,意味着与标明有效期2021年12月31日相同,该药品可以使用到2021年12月31日。

你觉得自己搞明白了?考考你,如果A药品有效期到2021年5月,B药品失效期为2021年5月,请问现在A和B中,哪个药可以吃?感受到中文的艺术,在绕晕你之前我们还是讨论正题。

看病贵和难搞的医药及器械供应链之间,是如何互为因果的,普通患者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

新鲜度与库存持有成本

以造影检查为例,造影检查是将一种比人体密度高或低的物质导入到人体内要检查的部位,人工地造成要检查部位密度差异,以构成对比,达到诊断的目的。

假设某造影剂A的有效期至2021年6月31日,在某供应商的ERP系统中,产品A的存储和分拨等各个操作环节都会检查有效期,系统设置为 “在有效期前30天的库存,均为可发货库存”。这个30天的设置是根据公司的订货周期、销货量等各项成本和产品本身的价格区间等因素计算出来的。换句话说,仓库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在符合系统发货原则的库存没卖掉之前,是不应该卖新鲜的库存的,违反原则一定会导致公司的财务损失。

站在供货商的角度,药品的“先进先出”,是一个符合法规、质量要求和供应链成本优化的合理操作。那么医药供货商的主要客户端:医院,又是怎么做的?

在医患矛盾日趋加剧的今天,医院为了减少纠纷通常不得不设有两个措施:

第一,有效期半年以下的药品拒绝入库。

第二,为保证不断货而备高库存,每次订货一订就订半年的,卖不完且又到期的,还经常要求退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供货商配合医院,就意味着高库存、高损耗,这些额外的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药品的价格上,最终由看病的患者买单,或者是加重医保的不必要浪费。

做过一个连锁药店的供应链项目,连锁公司在系统上投入巨大,能做到效期只有半年或者合理的时间,各级仓库和门店系统都有提示。门店可以灵活地通过折扣和会员系统,将药品优惠的卖给有需要的患者。可惜医药分离改革推行很多年,在目前的药品流通中,公立医院销售占比仍然占据了66.6%的绝对地位,7年来仅下降2.3%。

除了药品,给你检查身体的医疗器械的供应链中,更多环节与看病贵有关。

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

配件与进口成本

目前大型医疗器械市场90%的市场份额由国际三巨头GPS组成,就是GE, Philip,Siemens。国家也在扶持本土的医疗设备技术和生产厂商,但目前由于专利技术等原因,核心元器件的供应商仍是以GPS 为主。GPS等国际巨头虽然都在中国也有设立组装或生产的分公司,但是其核心元器件的生产仍然主要在分布在欧美地区。而且医疗器械中很多配件是必须定期更换的。

在欧美一些地区,如果工厂使用循环件或维修件等,其绿色生产流程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器械配件是可维修件。意思就是这个配件可以在工厂里翻新维修后再次使用,它的功能与全新件是完全符合一样的质量标准的。但翻新件在外观上,不可避免地会有类似表面有划痕,金属壳颜色看起来黯淡,或有无法清理彻底的污渍斑点。这些翻新的配件在全球市场的销售策略通常都是一致的,价格会比全新件有着不程度的优惠。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海关政策以及民众心理上,也都接受翻新医疗配件的进口和销售。

而像中国、泰国、印度等国家是不允许旧件或翻新件的进口的,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为了防止进口洋垃圾,但这种一刀切的策略,也必然抬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由于中国只能进口全新件,同一个型号的定期更换配件,中国医院的购买价格可能比日本医院高50%(关税差异也占部分比重)。

备件与订单成本

还是以造影检查为例,一台大型医疗检查设备中可能由三千到数万个不同的零件组成,其中有些零件需要定期的更换以保证有效的造影效果。比如产生X线的球管,球管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高真空的阴极射线二极管,由金属壳和内部的玻璃真空二极管组成。球管就是一个典型的可维修元器件,也是一个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需要定时更换的售后备件。球管属于高价值的备件,不同型号规格的售价在8,000到20,000美金。

近几年,中国进出口清关政策有了些改善,针对已进口设备中损坏配件的出境返修是允许的。但在操作层面意味着对每个备件需要做一对一的根据序列号来做订单、清关、运输和追踪,这对生产商、销售商、承运商的数据传输和细致到序列号级的追踪,有很高的系统匹配度要求。不但前期有很多系统升级和对接的成本,在持续的运作过程中也需要处理订单的人员对这些特殊订单做额外的一对一的维护和跟踪,比起普通订单有更高的订单处理成本。

那么现在换个方式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愿意接受保质期内的药品或者那个贴着你的皮肤,看起来有很多划痕的旧旧的检测探头?

疫情前很多人海外旅游时疯狂购物,各种分析的原因中,物流成本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对比GDP约7-9%,中国是20%以上。虽然有产业结构的差异,但物流效率低、运营成本高也是事实。其实这类统计的计算还只是涉及供应链中的物流部分,主要在运输和仓储,如果对比整个供应链端到端的成本差异,库存成本、订单成本、清报关、逆向物流成本等因素,总成本的差距是更大的。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售价上由患者来承担。

看病贵的供应链之痛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