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图河图洛书之谜!内含惊天之秘!“河图”、“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一直被作为群经之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研究断层,导致精髓失传。只留下《河图》、《洛书》、先天卦、后天卦,以及六十四方阵等。但该书成于何时?作者是谁?有人说是伏羲氏,有人说是周文王,众说纷纭。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河图洛书,是八卦灵感的源起,是阴阳五行术数文化的发端,是中国道德根文化中来自上古时代修身内求法而产生的图案。

据说伏羲通过修之身而内求,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后,观察到这一图案,并且记录下来,由此而产生易理哲学,画出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易经、风水、五行、子平八字、紫微斗数、择日等领域中。

“河图”、“洛书”最初的形状是什么样子?随着世纪的流转,今天人们已经难以寻觅其真相了,但从一些史籍残留记载看,它的慧根是很古远的。在人类初始时期,圣人依据自然物象的一些特征,模仿刻在龟背和兽骨上,以作为经验对人们的生存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因为它是经验所积聚,所以往往比较灵验,一定程度上能使人们逢凶化吉,后来逐渐被人们视为神灵祥瑞之物。我们从已出土的商代大量的甲骨文多刻在龟背和兽骨之上,内容又多为占卜之辞可以得到印证。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河图洛书的意义在于,第一证实了《易》关于卜筮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具体体现。第二,承认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八角八芒图案和美洲太阳历石为历法,就应该承认6500年前的相似图案也是历法。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早期八卦无文字形式,良渚文化已有用数字记录的卦文,周原遗址则出土了用一、–表示卦象,但八卦在汉文化的温长历史中至少八千年连续传承,并分布到环太平洋地区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关于河图洛书有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有关内容,内涵10大秘密,简单叙述如下:

1、秘密1:

河图——古称为“天道运行模式”。

洛书——古称为“地道运行模式”。

天地——是“宇宙”的古称。

这意味着:河图洛书——是古代宇宙模型。

而这个古代宇宙模型,仅仅只有10个数字,即由1-2-3-4-5-6-7-8-9-10组成。

果然是“大道至简”。还有比十个数字更简单的宇宙模型吗?

2、秘密2:

河图洛书,是2进制的——黑白点(2进制);

是10进制的——1-2-3-4-5-6-7-8-9-10(10进制);

还是100进制的——河图由55个数字组成、洛书由45个数字组成,合共100个数字。天地循环的数字(暗示:循环宇宙模型)即100进制。

3、秘密3:

天圆地方——为什么古人说地是“方”的?

答案就在洛书里:洛书——是“地道”运行模式。

洛书中的数字4-6-8,不就是“方”的吗?

故,地是“方”的。

但此处的”地“,并非是指人类足下之地,即并非”地球“。

洛书中的黑点偶数2-4-6-8,另有所指。

4、秘密4:

在河图洛书的中心,是数字5.

数字5,代表”土“(依据:阴阳五行学说)。

这意味着:河图洛书所图示的宇宙模型——是”土心说“宇宙模型。

5、秘密5:

河图洛书所图示的土心说宇宙模型,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暗心说宇宙模型——以”暗物质巨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注:由牛顿力学、NASA-WMAP2003天文观测数据,或者ESA-普朗克2013天文观测数据,可知:

古称”土“——是”暗物质“的古称。

引力平衡效应——导致位于宇宙中心的”土“(或暗物质)呈现球形。

牛顿力学同时指出:质量最大的天体,必定占据中心的位置)

6、秘密6:河图——正是大爆炸宇宙模型图。

(注:大爆炸宇宙模型不能解释大爆炸的来源。但是河图却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的来源)

7、秘密7:

洛书——是表现:黑洞成长、星系衰弱的图,其中:

黑点偶数2-4-6-8——演示:黑洞成长。

白点奇数9-7-3-1——演示:星系衰弱。

中心数字5——代表: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

8、秘密8:

依据河图洛书所图示的”暗心说宇宙模型“,可对当今世界科学界一直悬而未解的——”暗物质、暗能量“之谜给出解释。

9、秘密9:

河图洛书,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或者说,用河图洛书,可以将科学、哲学、宗教、神话、象形字——综合在一起。

举例来说:在世界家喻户晓的——“诺亚方舟和大洪水”的《圣经》记载的神话故事,其实是古代宇宙模型的神格化。或者,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古代宇宙模型的神格化。

10、秘密10:

河图洛书是“动态图”,并非是“静态图”。这是河图洛书的核心秘密。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总之,河图洛书象征着东方文化的光辉和灿烂,涵盖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因要素,它是中华文明最为神秘的文化符号,也是阐释世界的一种神气的数理结构。

《河图》中的黑白数理排序是非常科学、非常严谨的。有人将《河图》称为无字的中国哲学,它是人类最具价值意义的万年历。

古老的先民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经验智慧建构了科学的天地人逻辑通道,这种创造性思维包含有敏锐的直觉、宽泛的想象、神奇的灵感和深沉的顿悟。当这些奇妙的意象和丰厚的积淀想碰撞,产生了经典的理论知识,并且在生产生活中反复的运用和验证,并逐步推行和传承,直到留给后人《河图洛书》。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日益推进的——随着这种推进——随着河图洛书被作为一部涵盖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人类智慧大典被广泛接受,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递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的当代中国人一定会通过河图洛书价值意义的指导,不断完善天地人的逻辑结构,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奠定和发展最科学、最权威的知识体系。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河图洛书内容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谜,就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了还有一些说不清楚,早在十七世纪,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究竟《河图》《洛书》两幅神秘图形到底想向我们传达什么意思?至今为止虽然有很多学者深入探究还是没有揭开其中的奥秘之处,还是历史一个谜团困扰着。

远古的十日太阳历和十二月太阴历

《山海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生十日”就是十日太阳历法,“生月十有二”就是十二月的太阴历法,帝俊、常羲、羲和都是伏羲氏、女娲氏的后裔,帝俊时代,同时采用两种历法(阴阳合历),昊天命,授民时。宜宾出土的东汉石刻画像中,伏羲捧日女娲持月。说明古人已经把十二月太阴历上朔到伏羲女娲时代。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女娲伏羲持规握矩图测日月规律

河图和洛书

彝族文化仍保存有远古的图书,一有图书之形,二有图书之数,三有图书的详尽解释。图书之形由虚心圆与实心圆所组成。实心圆代表偶数,虚心圆代表奇数。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这是洛书(彝族文化称“鲁素”,汉语译为“龙书”)的图形。一六北方(下),二七南方(上),三八东方(左),四九西方(右),五十居中央。这是河图(彝族文化称“付托”,汉语译为“阴阳联姻”)的图形。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彝族的洛书(龙书),河图(合图)

洛书(龙书)中的十日太阳历,彝族同胞还在使用,一年分五季,五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达。五季始于木而终于水,一行72天。五个季节生生不息,周而复始。这就是五行的起源。一行有阴阳两个月,每个月36天,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一年之中,一三五七九月为阳,二四六八十月为阴。一年分暑寒两截,暑为阳、寒为阴,这是阴阳的源头。每一行的两个月有奇偶之分,奇偶即阴阳,阴阳即奇偶,划分出了阳木阴木,阳金阴金,五行依次类推。这就是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十月太阳历一年十个月,月序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达,这是天干的起源。

有学者把十日太阳历也叫做“大火历”,认为是纯阳历。但十日太阳历中也有明显的阴阳之象,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这个阴到底是什么?在太阳高高的挂在扶桑树上(点击蓝色标题查看) 一文中,描述扶桑树上有十个日,也有十个金乌鸟(候风鸟),既观测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活动规律(阳),同时也用候风鸟观测候风的活动规律(阴)。其实十日太阳历法也是个阴阳合历(阴阳合乃为道),是华夏先祖“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智慧结晶。

风候与风纪(季风)是地理

风,远在殷商时代就有详细记载。根据殷商卜辞的四方风记录,四方风名分别为:东风称“帿”(xie),南风称“伄”(kai),西风称“夷”,北风称“寒” 。《尚书·尧典》确立了春夏秋冬四时、四气,与东南西北四方风相配,并兼及物候(四气)。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山海经》中也有四方风的材料,《大荒东经》:“有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大荒南经》:“有神名曰因乎,南方曰因,来风曰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大荒西经》:“有人名曰石夷,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大荒东经》:“有人名曰裊,北方曰裊,来风曰倓,是处东北隅以止日月。”这说明,四方风候的观测远古就有,风候既有四方位的概念,也有四时的时间概念(信风),四风则是四时之气反映出早期的风历(风纪)。

立秋之日凉风至 ——立秋物候,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洛书是太阳和风候的阴阳合历书

一候凉风至:否卦,初六。《周易·否卦》爻辞:“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纯阴,故曰凉。坤为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鸟候和鸟纪(候鸟)是物候

“契”是殷商族的始祖,东夷人,这个氏族最大的贡献是对动物物候做了总结,提出鸟纪。即以候鸟的往来,鸣叫时间的起止变化来确定一年的四时(二至二分),用鸟候来确定划分八个节气,已经掌握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大致形成,如玄鸟(燕子),春分来,秋分去;伯赵(伯劳),夏至始鸣,冬至止;丹乌(黄莺),立春始鸣,立夏止;祝鸠(鹁鸠),天将雨,鸣声甚急;鸤鸠(布谷),谷雨始鸣,夏至止;鹘鸠(鶌鸠),春来冬去,在利用鸟侯方面达到顶峰。在远古时期,候鸟就是先民的“气象预报员”,受到先民们的崇拜。

华族先民对太阳等天文的认知,对鸟候(物候)、风候(用金乌鸟测风向)的地理和物候上的认知,衍化为对太阳和鸟的图腾崇拜,成为中国文化重要内涵之一。连孔子都把“风鸟至”当作圣人出世的标志。

洛书上二四六八的方位正是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的方位,对应的节气为立秋、立夏、立冬、立春四个节气。洛书是太阳和风候阴阳合历书,既有暖暖的日光也有瑟瑟的寒风(阴阳合一)。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