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需从源头治理

  当下,又到了儿童入园的时节,然而入园难、入园贵等老问题依旧。来自各地的消息显示,许多地方的幼儿园收费涨幅在20%到30%之间,有的涨幅甚至超过50%。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幼儿园高收费问题的治理效果,84.3%的受访者给予负面评价。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幼儿园收费高一直颇受社会诟病,有关方面也一直在进行治理。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幼儿园收费,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入园贵”问题的措施。然而,无论是从社会现实还是百姓感受看,治理效果并不明显,破解“入园贵”没有实质性进展,个中症结到底在哪里?
  不管是入园难还是入园贵,都反映了幼儿教育资源的供需结构失衡,相对于庞大的适龄儿童人口规模,幼儿园“僧多粥少”,公办园、优质园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幼儿园处于“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幼儿家长的议价权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幼儿园收费陷入了越贵越紧俏、越紧俏越贵的怪圈。
  面对这样的现实,对收费行为进行监管固然有必要,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更何况由于教育部门没有执法权,连这一起码的监管作用都很难发挥。治本之策,还在于扭转教育资源供需失衡现状,从源头上增加幼儿园资源的供给与配置,让公立园多起来,让民办园好起来,让农村幼儿园规范起来,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上去了,供需之间实现了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的高收费、乱收费。
  毋庸讳言,增加幼儿教育资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舍好盖,设施好进,但幼教队伍的培养、教育质量的提升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对于这样的“百年工程”,至关重要的就是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对照入园贵的问题,目前的投入机制并不合理,更不公平,家庭往往成为各种成本、负担、压力的最终承受者,特别是许多年轻的家长已经被高额的入园费压得透不过气来。
  因而,一个给力的投入机制,迫切需要政府负起更多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偿还历史欠账,把学前教育逐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为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这才能尽快改善幼儿园发展滞后的现状。同时,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通过简化手续、税收优惠等各种扶持政策,帮助其解决审批难、设施差、经费少、师资弱等难题,使其发展获得更多助力。总之,学前教育需要形成政府主导、民办公办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体现政府责任、公平合理的投入机制,才能不断增加幼儿园资源供给,缓解广大家长从经济到心理的种种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