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在古代封建社会,吏治腐败非常严重,“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明清两朝,几乎到了遍地贪官的境地。像海瑞、于成龙、张鹏翮之类的清官实在是凤毛麟角。顺治朝大臣林起龙曾在奏折中形容当时的官场,“今贪官污吏遍天下”,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清朝“无官不贪”。


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而此时,距离清朝入关也不过十几载的时间。如果有兴趣,不妨看看桐城派散文家方苞根据亲历写的《狱中杂记》,再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可加深对封建社会官场腐败情况的认识。


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为了抨击贪官污吏,发泄内心的愤懑,老百姓们常常借助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嘲讽贪官,揭露和鞭挞他们的丑恶嘴脸。这些对联不仅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而且读来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如清末有一贪官经常借作寿之机搜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人作联嘲之曰:“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这副对联分别从贪官和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短短几句,寥寥数语,描绘一个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


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晚清直隶总督的杨世骥平日里自命清高,喜欢附庸风雅,喜唱京剧,实则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他死后竟被谥为“文敬”。有人根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做联一副曰:“何谓文?曲文、戏文,声出若金石;乌乎敬?冰敬、炭敬,用之如泥沙。”所谓“冰敬”、“炭敬”是指清代外地官员进京时,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贿赂京城官吏的银两。联中3次出现“文、敬”二字,其意趣真可谓妙不可言。


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贪官污吏明明是个贪得无厌的“硕鼠”,表面上却常常以正人君子自居。私下里该收的钱照收,徇私枉法的事做起来驾轻就熟。清朝时,曾有一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在县衙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官,四不要名。”可他上台没几天便原形毕露,秽名远扬 。


于是有路人偷偷在他的对联每句话后,各添了2个小字,使原对联的意思完全相反:“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县令装清廉写了副对联,路人在上下联各加两字,贪官本色暴露


上下对联,略作动笔,增加两个字,而含义大变,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形象。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