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何禁止挖掘埋藏无数宝贝的武则天乾陵?

来源 | 头条号史书今古

皇帝陵是我国古代最高规模的陵墓,由于古人相信轮回,基本上每一位帝王的陵墓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建造的,他们会在自己壮年的时候便准备陵墓的事情,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将自己的陵墓修建的足够大,足够隐蔽,防止盗墓者的“打扰”。


数千年的时间积累,我国土地下埋葬了数不胜数的帝王,今天笔者给大家讲的这座陵墓非常的特别,是史上唯一一座葬有两个皇帝的皇陵,最让人震惊的是这座陵墓的坚固程度,堪称史上最强,曾经有40万的叛军挖了很长时间,甚至是将山脉都挖断了,愣是皇陵入口都没进去!


我们都知道,皇帝都是崇高的,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傲气,怎么会死后愿意与其他人同居一座皇陵呢?其实说出墓主人的身份的话就很好解释了。


这座皇陵叫做乾陵,乾陵的第一位皇帝是李治,而另外一个皇帝就是武则天。武则天虽然在李治死后也是做了皇帝,但是武则天死后是以李治皇后的身份入藏的,因此与李治合葬也是合情合理。而关于这座陵墓的选址,也是有一段故事:


国家为何禁止挖掘埋藏无数宝贝的武则天乾陵?

现代的乾陵


由于李治的早年逝世,修建陵墓的事情自然到了武则天手上。唐朝时有两个非常出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当时武则天派他们两个分头寻找风水宝地,袁天罡率先启程,他游遍黄河两岸,查看了很多风水宝地都不满意,最后在关中的一处山峦中,恰巧看到其中一座山头紫气冲天,便急忙来到这块山头,并且经过一系列的占卜与推断,便选定这块宝地为绝佳之地,之后在宝地的正中心地点放置一枚铜钱,并且在上面盖上一层浮土,作为标记。


后来李淳风在经过精挑细选之后,也是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并且在他所选的地方插上了一枚发针作为标记,之后便回京复命。


当武则天得知二人都找到地方之后,便派人前去查看。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人所选的地方竟然是同一处,更令人惊讶的是,李淳风用来做标记的发针,竟然准确无误的插在袁天罡的钱眼之中!


得知此事之后,武则天毫无犹豫地便将皇陵位置选择到了此处。并且在自己逝世之后,也是将自己安葬在此处,与李治合葬。


而同时经过两任皇帝的修建,这个陵墓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可是两任皇帝的陵墓,其中葬下的殉葬品自然是数不胜数的,若将乾陵挖开,可不就是相当于同时挖开了两座皇帝陵?因此自古到今,乾陵可是受过不少的“摧残”,然而它都屹立不动,一次都没有被挖穿过!

国家为何禁止挖掘埋藏无数宝贝的武则天乾陵?

起义军首领黄巢


唐朝末年,各地起义爆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巢起义了,在黄巢取得优势之后,他窥窃乾陵中的金银珠宝以及一干殉葬品。于是就动用40多万大军,对乾陵进行声势浩大的挖掘工程,然而挖掘了40多米深,长度更是望不到头的时候,整座山脉都快被挖断了,依旧没能进入到墓穴之中,叛军不得不放弃。而这座长沟由于规模宏大,也成为一座不可多得的“景观”,被后人称为“黄巢沟”。


后来五代耀州节刺史温韬又组织军队前来挖掘,,此人简直是李唐王朝皇帝陵的“煞星”,他几乎光顾了除乾陵以外的所有帝王陵墓,挖掘了数不胜数的珍贵古玩。然而他却在乾陵碰了壁,因为此处实在诡异之极。温韬曾经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三次上梁山,但每到山中便突然风雨大作,整个氛围死气沉沉。然而他们一旦离开山中,天气便再次转晴,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盗墓经验丰富的温韬察觉到了情况不妙,心中警铃大作。于是他最终打消了盗掘乾陵的念头,吩咐手下撤退,这才免遭危机。有关乾陵的最后一次凶险的大规模盗墓活动发生在民国时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上开始流传出一股盗掘古墓的风气。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率领部下驻扎梁山,虽然美名其曰“保护乾陵”,但其实就是趁机挖掘陵墓,盗窃文物发财。


这次虽然没有出动40万大军,但却是一个向现代化整编师,他们的盗墓工具也不再是落后的锄头铁锹,而是威力十足的火药炮弹。先前有“清陵大盗”孙殿英炸开慈禧与乾隆墓地,孙连仲便学习他的方法准备盗掘乾陵。他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命令部下用沉甸甸的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然而正当他们准备进入时,墓地外忽然升起了一股浓浓的黑烟,天地顿时昏暗,狂风大作。走在最前面的七名士兵最先受到伤害,当即吐血身亡。这一场景吓坏了孙连仲与一众下属们,他们不敢再继续前进,慌慌张张地便溜走了,乾陵至此又逃过了一劫。


国家为何禁止挖掘埋藏无数宝贝的武则天乾陵?

现代的乾陵


古往今来,试图盗掘乾陵的不法分子都没能如愿以偿,乾陵也被称作史上最牢固的帝王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的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乾陵的墓道入口。1960年,陕西省乾陵发掘委员会的考古工作人员对乾陵进行了初步的勘测,发现这座帝王陵竟然保存完好,从未被盗掘过。


乾陵“坚不可摧”的秘密也随之大白于天下:科研人员在墓穴口发现了大量石条,这些石条一共有39层,多达8000余块。它们自南向北呈坡状层叠堆砌,石条之间又有无数细密的铁拴板加固,还凿有洞口,用铁棍贯穿,灌注了熔化的铁汁,凝固后与石条融为一体。


《旧唐书·严善思传》中就有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在那个时代便已经有如此先进精密的工艺,并且能够把它运用到加固墓穴之中,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远见。


1961年,国家将乾陵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也数次发布公告,要增大对乾陵的保护力度。国务院曾两次正式发文,强调在国家层面上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在此背景下,陕西省文物局于2012年宣布,至少在50年内都不会再对乾陵进行发掘。


许多人都会对此感到困惑,盗墓活动是非法的,理所应当禁止,但是国家为何也不愿意继续发掘乾陵呢?要知道乾陵除了埋葬有大量唐朝文物以外,还有可能留存着《兰亭序》真迹以及失传的武则天的《垂拱集》和《金轮集》。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基于现实考虑就两点:第一是目前的挖掘水平尚未达标,乾陵人迹罕至,墓穴位置险要,特制的“铸铁”技术也让其坚固异常,如何不破坏墓地实行发掘,还需要依赖技术的进步;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有技术不足以严格保护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历经千年岁月,长眠于地底,一旦经过发掘暴露在阳光下,会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想要将它们完整保留下来需要及其先进的科技条件。

国家为何禁止挖掘埋藏无数宝贝的武则天乾陵?

中国的考古专家考察乾陵


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1956年5月,国家批准郭沫若、吴晗等人发掘明神宗朱翊钧的明定陵。由于当时人们没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加之技术受限,明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青花瓷器以及明神宗的棺椁和尸骨都遭遇了严重的破坏,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如今,出于对乾陵的保护,它的墓穴入口位置被列为国家机密,被彻底封存了。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乾陵的神秘面纱始终不曾被揭露,它留下的千古之谜还将继续深藏地底。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