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都挣多少工资?

虽然我国古代并无“公务员”这一概念,但是各级官员和办事员其实也属于“公务员”队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公务员都挣多少工资?

秦朝之前咱就不说了,那时候是奴隶社会,当官的手底下大多有奴隶给干活挣钱,咱们从汉朝开始说。汉朝的公务员是表面上是靠俸禄生活的,但实际上是靠丰厚的补贴。所谓补贴,就是指正常工资之外的正当收入,但不属于贪污腐败、巧取豪夺得来的灰色收入,其中最典型的补贴就是各种赏赐,以西汉为例,赏赐便有定期赏赐、庆典赏赐、功勋赏赐三大类别,官做得越大,所得赏赐便越多,很多时候得到的赏赐性补贴超过正式工资,高级公务员仅靠赏赐便能致富。

这里说的都是省部级的高级公务员,一般的县处级公务员不只工资低,补贴也很少,甚至没有。东汉时最普通的“斗食”级“公务员”,月俸仅“十一斛”,相当于1100钱,而当时一个打工仔(雇工)月工资都有1000钱。因工资少,一些下级官员便向老百姓伸手,弄点补贴,逐渐发展成为腐败。

到了北魏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公务员没有工资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北魏皇族是马背民族,为鼓励大家拼杀,不设俸禄,以战利品自给,这在战争时期还行,在和平年代弊端就显而易见了。官员们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俸禄也不能眼睁睁饿死,于是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一些地方官员需要靠地方豪强来供养。

到了隋唐以后,这种公务员不发工资的情况又有所改观,“公务员”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禄米)、职田之外,还有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俸料钱”:月俸钱、食料、杂用等。据记载,白居易为校书郎时,他在诗歌中写道:“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要说啥时候当公务员最幸福,莫过于宋朝了。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据史料记载,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按《嘉佑禄令》计算,包拯一年的各项收入有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锦、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其购买力约等于人民币1367万元。

最重要的是,在宋朝之前,全国的县处级以下的基层公务员是没有俸禄的,都是靠收受贿赂养家糊口。宋朝熙宁三年,朝廷开始制定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并设立违者重罚的法律以杜绝请托受贿的弊端。这一年,仅京师各部门就支出了基层公务员工资三千八百三十四贯二百五十四文。此后年年增加,到熙宁八年,全年支出了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三十三贯一百七十八文。后来有时增加,有时减少,没有定额,但都没有超过这个数。

到了明清,政府又开始实行“薄俸”制度。按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副科级的从八品为65石,因为工资太低,明朝出现了无人当官的奇异景象,朱元璋迫不得已,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给各级公务员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并在部分地方官员中实行“养廉地”补贴,其享受对象是镇守边疆的官员。

清代“公务员”待遇,比明代也好不到哪去,靠死工资连饭都吃不饱。但清政府吸取了明朝薄俸易发贪腐的教训,增加了“公务员”的工资性补贴。比如实物征税时增大消耗比率,向纳税人多征,多出的部分叫“耗羡”,截留在地方使用,实际多被官员作为补贴吞没。耗羡归公后,又首创“养廉银”制度,每年发给一笔补贴,远远高出正俸,导致官员靠补贴生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