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倪瓒《题郑所南兰》

他孤介有节,

一生忠于大宋王朝,

与仕元的赵孟頫绝交,

但他却自称“不忠可诛,不孝可斩”;

他画兰花为“神品”,

虽是无根无土,

却见真情真义!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寺观和陋巷。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从“一心中国梦”到以“孤臣”自居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郑所南先生文集》

郑思肖生于南宋末年,他年少聪颖,秉承父学(父亲郑起为平江书院山长),明忠孝廉义。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那个年代,兵荒马乱,风雨飘摇。宋亡以前,他一心想“为朝廷理乱丝”。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在南宋灭亡前三年(1276年),郑思肖曾写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诗句,意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首万古传诵的《下泉》所表达的,正是今日人们的愿望。《下泉》为诗经中的一篇,写曹国臣子受大国欺辱,怀念周初的安定局面。值得一提的是,郑思肖的这首诗,正是“中国梦”一词的最早出处。

宋亡以后,郑思肖仰慕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愿向蒙元臣服,自称“孤臣”。他有一首《寒菊》诗,借菊言志,以示不屈不移、忠于故国之心,被广为传颂: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出于亡国之悲愤,他改名“思肖”,因肖是赵的构成部分(赵的繁体字为“趙”),暗指赵宋;改字“忆翁”,则表示不忘故国;号为“所南”,意为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他题其书斋名“本穴世界”,以示对宋的忠诚,因为将“本”字的笔画十移入“穴”字,就构成“大宋”两字。

郑思肖不仅在政治上不向蒙元臣服,而且在日常交往中也拒不与他们打交道。即使出门会友,他一听到蒙古语,就掩耳迅速离开。而他则平时“坐必南向”,每逢节日都要“望南野哭而再拜”,以寄托自己的忧思。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郑思肖《墨兰图》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

绝交赵孟頫 生活极凄苦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唯有固穷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娱。

郑思肖的这首《飘零》诗,正是其动荡生活的真实写照。自他14岁随父举家徙居苏州,直到宋亡的24年间,郑思肖为时局所迫,居无定所,共迁居过七次。而令他悲痛欲绝之事又接踵而至:

1262年,二十二岁,丧父,后又丧妻;1275年,三十五岁,丧君;1276年,三十六岁,丧母;1278年,三十八岁,丧子;1279年,三十九岁,丧国。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赵孟頫

他还有一个妹妹,出家为尼,下落不明。不但至亲皆去,宋亡后的郑思肖也没有了知己好友。著名的书画家、诗人赵孟頫是宋朝皇族的后裔,却在宋亡以后入仕元朝,并受到重用。郑思肖恶其“受元聘,遂与之绝”。赵孟頫多次上门探望,均遭拒绝,“终不得见”。

孓然一身的郑思肖,后半生很是凄苦。他作画“不妄与人”,更无售画之心。维系生计的是三十亩田,他将田产给了城南报国寺,自己只留数亩田,为贴补衣食之需。他曾对佃户曰:“我死则汝主之。”他之所以将大部分田产变为寺产,是为了避缴田赋;缴纳田赋,则意味着承认元朝政权。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苏州报国寺

郑思肖宿于寺内,可以求得佛教势力的保护,他“无家又无后”,“一室萧然”,平素“头戴烂纱巾,脚踏破鞋底”。后来,他因看不惯寺中群僧争主持,转居苏州陋巷,仍是“屋中无所有,事事不具足”。

无根无土,有情有义!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

兰生深谷,不畏风雨,清雅幽香,质朴无华,寓意孤傲、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所以,兰花是许多画家非常喜爱的创作内容。

郑思肖就是一位画兰的高手,而他笔下的兰花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兰多露根,不写坡地”。有人向他询问缘由,他说:“土为番人夺,忍着耶?”他毫不掩饰对宋朝的怀念与忠贞,如此情深义重,令人动容!他的内心就好比这兰花,虽无根飘摇,却不改初衷!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郑思肖《墨兰图》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郑思肖所画的墨兰,为当世“神品”,饮誉江南,求者不绝,但他从不轻予。嘉定一县吏要他画兰,并以劳役相胁迫,郑思肖昂然以对:“头可断,兰不可得也!”他有一隶书印,文曰:“求之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其风骨如此!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倪瓒

元代大画家倪瓒曾为郑思肖所画兰花题诗,对所南翁表示了深切的钦佩与同情: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郑思肖一心向宋,他在南宋亡国之后写下了一部诗文总集——《心史》。《心史》完成后,但仍冠以“德祐”年号。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心史》

文稿中“骂元贼甚烈”,时刻都有被搜走销毁的可能。于是他将书稿密封于铁函重匮,“外著《大宋铁函经》五字,内题‘大宋孤臣郑思肖再拜书’十字”,在一个深夜,沉之于苏州承天寺一深井内。这部《心史》,直到四百年后的明朝末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发现,一时传为奇闻。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郑思肖已将文稿交付后人,又岂有苟活之理?所以他将未亡看成是他的背弃,自责“陷身不义”。

他最早提出“中国梦”,宁可穷困一生也不向异族臣服郑思肖

他曾在自己的画像上题赞曰:“不忠可诛,不孝可斩,可悬此头于洪洪荒荒之表,以为不忠不孝之榜样。”而他在临终前甚至还不忘请好友唐东屿为他书写这样的牌位:“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兰花无根犹有香,

熏醉世代忠贞士。

亡国之恨再深,

如今也已消散不见了,

而郑思肖的耿介与深情,

却令后人肃然起敬。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