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来源:国际传媒

距北京600公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库布其沙漠腹地,有一个地方叫恩格贝。这个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因风狂沙漫、植被稀疏,被称为无法治愈的“地球癌症”。

30年前,这里荒凉贫瘠,30万亩土地不见人烟;

30年后的今天,这里绿树成荫,变成了沙漠绿洲。

这个奇迹,源于一位日本老人和他带领的7000多名日本人。

一个日本人在10年前就立下遗嘱:死后一定要葬在中国。

这个日本人叫远山正瑛,日本的“沙漠之父”。

3月5日,97岁高龄的他逝世一周后,骨灰就被不远万里带到了内蒙古,埋在中国的八大沙漠之一库布齐腹地———恩格贝。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沙漠之父”——远山正瑛

在他83岁高龄之时,义务到中国的恩格贝种树治沙,一种14年,直到逝世。

14年啊,从83岁到97岁,

远山在恩格贝每天工作近十个小时,

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

14年啊,一批又一批,7300多名日本志愿者

在远山的感召下先后来到中国恩格贝,种下300多万棵树,染绿黄沙4万亩!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1935年,留学中国的远山在北京东郊民巷住处与新婚妻子合影

作为国内最早采访恩格贝创业者和远山的媒体,记者王晓鸥曾于1996年和1998年两赴内蒙古,大特写《恩格贝境界》和《大漠因之壮丽》,震动全国。

远山魂归之时,记者再赴内蒙古,寻访远山的足迹,走进恩格贝。

大漠每亩5毛钱

车出了包头,一路往南植被越来越少。突然,眼前一亮:公路两旁一溜高大的杨树,间隔一望无际的草甸,隐隐泛出绿意。

不远处,七八座红瓦白墙的别墅簇拥着一幢大楼———恩格贝到了,

15年前以每亩5毛钱买下的30万亩沙漠,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胜地。

正逢植树的季节,远山先生走了,但事业后继有同胞。

助手安田变卖家族公司的财产来了,志愿者齐藤智子辞去丰田公司的工作来了,还有400多位日本志愿者已经报名参加恩格贝自费植树,日程排到了8月份。

听说来意,安田特地带记者去看远山的墓地所在。

那是恩格贝广场前的一块空地,背靠老人亲手植下的一棵垂柳,面对以老人命名的一块试验田,他曾在这里种李种杏种葡萄,还引进了日本的花种。

劳作时的远山,永远是广场上塑像的那副打扮———头戴旧遮阳帽,一身黄工作服,脚蹬高筒雨靴,左臂佩着“实践”的袖标。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劳作时的远山,不喜被人打扰,即使当年盟委书记到访,也被他晾在了一边,最后书记卷起袖子陪着松了一个多时辰的土。

墓地不远处,安葬着1995年临行恩格贝前病逝的日本志愿者泉彦智,按19岁孩子的遗愿,他父母把一半骨灰带到了恩格贝。

恩格贝人都记得,2002年远山回日本过年时摔坏了腿,他是坐着轮椅飞回恩格贝。刚落地,摇着轮椅直扑试验田。

恩格贝人都记得,去年先生腿伤渐重,不得不回日本治疗,全体职工齐齐到广场送行,先生答应一定还来。半年后,远山的腿伤奇迹般好了,他孩子气地爬上园子里的大树高叫:“可以去中国了!”但病菌很快侵染了这位九七老人的肺。弥留之际,远山嗫嚅着:“我还想到中国的沙漠去……”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一梦六十年

采访三天,天天跟安田去种树,因为远山先生曾训诫日本的记者:“只靠报道,世界是不会绿起来的。”

记者知道了,什么叫“风沙漫天,一张口一嘴沙子”。好累啊,为保持水分,树坑要深挖80厘米。安田回忆,过去志愿者少挖一厘米,先生都会破口大骂。

远山的“坏脾气”远近闻名。当地农民图方便,进出恩格贝不走大门爬围墙,直至爬豁了口。远山屡修屡坏,最后拉来一车大粪,把围墙涂个遍,一举杜绝爬墙。

也是这种近乎任性的较真,才取得如此成绩———杨树的栽种成活率从50%提高到80%。甚至沙漠里气温高达50摄氏度的酷暑八月,年近百岁的远山竟也带着志愿者出门植树。勤加浇水,存活率居然超过70%。

“如果在中国不能每天种树100万棵,将会输给沙漠!”这句话,是远山四处宣传的信条。

一个垂暮的日本老人,如此执着于中国的沙漠植绿———究竟为什么?

“为了赎罪。”在生命最后,远山不断向安田重复一段记忆:1936年,留学中国的农学博士远山沿黄河考察,第一次面对库布齐的茫茫沙海,骤生“治理沙漠”的宏愿,还买了一块实验地。但日本侵华的战火烧毁了他的美梦,更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回到祖国,远山成为一代“沙漠之父”,把24万公顷的沙丘地变成了良田,日本从此无沙漠。

可远山始终无法忘记年轻时的梦想,更无法释怀日本对中国的伤害。一梦六十载,直到耄耋之年,远山终于有机会选择恩格贝作为最后的归宿———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中国创业者,这里有年轻的回忆,这里还有侵略的伤痕,境内一处“死人塔”,傅作义部队在那与日军对峙三天三夜,黄沙里中国军人的累累白骨,至今可寻。

远山坚信,绿化沙漠是通向和平之路。去年,先生获得称为“亚洲诺贝尔和平奖”的“麦格赛赛奖”,他致词说:日本自卫队应该放下枪炮拿起铁锹,去中国的沙漠种树!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远山正瑛(右)带领日本志愿者在沙漠植树

沙不变绿我跳楼!

恩格贝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远山的沙漠战友王明海再三向记者强调:远山是恩格贝的“精神导师”。

那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决定撤资恩格贝,王明海急得大面积心肌梗塞,躺在医院里五天五夜昏迷不醒。当在病床上睁开眼睛时,王明海第一个看见的,是刚刚回日本过年又折返回来的远山,老人裹着棉衣吸着鼻涕说:“我回来看看你!”

最艰难的岁月里,远山在日本全国巡讲,号召“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支援恩格贝。讲到激动处,远山常振臂高呼:“请相信恩格贝一定会变成绿洲,不然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安田就是这时认识远山的,这位家族公司的董事长,从此把生意扔给妻子,一心跟着远山种树。去年4月,安田家中着火,妻子被活活烧死,等远在恩格贝的安田赶回日本,只见冰冷的骨灰。这一切也没有阻止安田今年结束公司,到中国完成先生的遗愿———从恩格贝起步,三十年植树一亿棵!

不离不弃是远山,伴着恩格贝走出困境。1996年本报记者首次到恩格贝,这里“整整一年发不出工资”。1998年再去,“账面上人均月工资300元”。今日再见的恩格贝,已是拥有400多名职工、2亿多元固定资产的集团公司,养殖了万头种羊、鸵鸟和孔雀,种植了2000多亩苗圃与经济作物,开办了年生产能力7000万吨的矿泉水厂,还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一群日本人每年都出现在中国塞北沙漠里,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多年治理,恩格贝已经绿树成林

十数年艰苦奋斗,30万亩恩格贝黄沙“绿”了12万亩。“如果在中国不能每天种树100万棵,将会输给沙漠!”恩格贝人未酬的壮志,也是远山至死的牵挂。

离开恩格贝时记者获悉,今年6月,日本国内将为远山举行盛大纪念会。8月,远山的下葬仪式将在中国恩格贝隆重举行。

一衣带水、渡尽劫波的两个国度,

将永远记得这位“治沙愚公”

———远山正瑛。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