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朱由校16岁当皇上,因小玩心重,又痴迷于木匠,所以朱由校无心朝政。这样大权就落在了他最庞爱的魏忠贤这些阉党手里。皇帝越喜欢玩,他就越高兴,这样他就有机会插手朝政了。明熹宗对朝政没兴趣没关系,可魏忠贤有兴趣啊。于是就在明熹宗专心做他的木工活的时候,魏忠贤顺带就把持了朝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魏忠贤很机智地跟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结成了联盟。为什么非要跟客氏拉近关系呢?因为明熹宗从小就失去母亲,没有母爱的他,从小就对乳母客氏很依赖,所以客氏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分量很重,客氏说句话比什么都好使。客氏:(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为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如此一来,魏忠贤在朝堂上就更加的大胆了,面对反对自己的人绝不手软,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一直以来都痛恨魏忠贤,可是最终还是被魏忠贤给收拾了。如此一来,朝廷官员就更加的害怕魏忠贤了,毕竟官场前途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只有顺着魏忠贤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讨好魏忠贤,很多朝臣居然开始为魏忠贤修建生祠。最后还跟孔子同享供奉,大字不识几个的魏忠贤竟然好意思跟孔圣人平起平坐,这真是够讽刺的!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就这样,在众多党羽的拥护下,魏忠贤操纵着整个明朝,可谓是一手遮天,横行霸道。面对这样的情景,即使有些看不惯魏忠贤的忠臣,也只能唉声叹气,什么也做不了。那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当时权势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其党羽遍及朝野,从内廷到东厂、锦衣卫,从朝廷百官到边关将领,无不对魏忠贤唯命是从,可以说他俨然成了一个“皇帝”,差的就只是一个名分了。不过明熹宗命不长,23岁便死了。他死后则由崇祯继位,刚刚登基的崇祯也只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不过崇祯虽年少,但是他却很聪明。他知道魏忠贤把持着朝政大权,虽然自己坐上了皇帝位,但是根本没什么实权。所以,崇祯表面上对魏忠贤是言听计从,心里却是恨透了他。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虽然崇祯巴不得早点拿下魏忠贤,但是魏忠贤操持朝政多年,根基深厚,党羽众多,想搞垮他没这么容易。经过几个月的谋划之后,崇祯开始逐步瓦解了魏忠贤的党羽。对于嗅到了朝局变化的百官来说,纷纷开始倒向了崇祯这一边。最终魏忠贤被崇祯彻底拿下,定下数条罪状发配凤阳。魏忠贤走到这一步,自知罪责难逃,于是便找了一棵树上吊自缢了。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魏忠贤树大根深,势力盘根错节,为何16岁的崇祯能如此之快将其拿下呢?其实这跟魏忠贤自身的制约脱不了关系,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是一个太监。党羽虽然众多,但基本上不稳固,没有几个人对他是死忠的,大多数是因为利益而攀附于他,一旦魏忠贤的情况有变,他们则会立马改变立场,所以说当崇祯开始对魏忠贤下手的时候,很多“亲魏”的朝臣开始“反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下去嘛!再者魏忠贤根本没有掌握足够的军队,各地的藩王各个都手上有兵,所以明知道崇祯在对他下手,魏忠贤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他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只能当一只任崇祯宰割的羔羊。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崇祯在京师攻破危难之时,敲钟百官不应,城门都被封锁,四处求援官员却紧闭大门不纳,此时崇祯内心肯定十分崩溃且愤怒不已。后来于煤山自缢前写在满朝文武皆可杀之类的遗言,不知他那时是否真的像某些谣言所传,觉得“忠贤若在,事不至此”呢?其实魏忠贤是有价值的。他的价值不在于他自己就是撑起大明的擎天巨柱,而是他是支撑大明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皇帝控制官僚集团的工具。没有了他,皇权就流于形式,根本无法通过官僚集团对国家进行治理。

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天子手里

所以小编认为崇祯应该做的是“抑之,用之”,一方面对其进行打压,不让其过快扩张,甚至可以杀了魏忠贤,但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继承人,王承恩肯定不行;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保持阉党与东林党对抗的格局。中庸平衡,才是帝王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