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张居正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有人曾把他与王安石相比较。

不过比起王安石这个理想家,张居正显然更实际些,他满腹都是实用的学识,懂进退且不浮华,他的一条鞭法很好地解决了各地各行上缴税收的问题,是个千古难寻的治世之材。

不过,这个被命运眷顾的神童却没能一直幸运下去,仅在他去世三年之后,万历皇帝下旨抄了张居正的家,导致了张家在幽闭期间饿死数十人的惨剧。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众所周知,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在万历年幼时期,是他辅佐万历使明朝呈现中兴景象,史称“万历中兴”。是万历恨张居正太过严厉吗?亦或是张居正在他心中的英雄形象随着成长而崩塌的羞愤吗?历史,是个迷,当时光的车轮缓缓驶过,又有谁会在意曾经扬起的尘埃。

正义是什么?不义又是什么?人间的一切,不是非黑即白的。即便是人性本身,也充满了抵牾。笔者相信,张居正的悲剧,或许就源自于他的性格和为人。让我们走进这个传奇的人物,去感受他辉煌又坎坷的人生。

年方十三,遇恩师‍

张居正出生于一个平民的家庭,幼名张白圭,传说这是由于他出生前几天家里老人看见水缸中有一只缓缓升起的白龟。

童年的张居正天资聪颖,一岁便会说话,两岁就能自主看书,三岁开始就可作诗,十二岁成了秀才。

说起张居正考秀才的经历,还有一段佳话。据《明史•张居正传》里记载:荆州知府李士翱一晚做了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老天吩咐他把一个玉印给一个孩子,考试当天点名时,知府发现张白圭和梦里的孩子相同,遂给他改名为张居正,希望他可以立大志并为人正直。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十三岁时,张居正遇到恩师顾璘。顾璘阅人无数,被称为“金陵四大家”,他甚是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小神童。但顾璘怕张居正因过早中举导致自满从而不求上进,硬是拦了他一把。

他希望张居正等几年才具老练了以后再考中举人,因为这个孩子的前途实在不可估量。三年后,张居正如恩师所愿终于考取了举人,顾璘也解释了事情的原委,他告诉张居正要做有远大抱负的栋梁之材,而不只是一个自满于年少成名的秀才。最后,顾璘便将束带赠予张居正。

对于自己的恩人张居正甚是感激,他道:”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由此可知,我们能感觉到张居正是一个知恩图报,努力进取的人。

初出茅庐城府深,首辅十年佑天子‍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取进士,封为庶吉士。

他每天专心研讨国家典故,徐阶等人都器重他,赋予他编修职。

据古卷记载,张居正眉目清秀自称豪杰,并且办事勇敢,城府却深沉不可窥测。比起高拱的耿直,张居正把一切都藏在了心底。他好像可以和所有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却在关键时刻绝不含糊。

严嵩恨恶徐阶,却对张居正依旧器重。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他调张居正任右中允,负责国子司事务。而后,张居正又受理春坊事务,调任御邸讲读。裕王认为他很贤能,所有人都与他很友善。李春芳发觉他对天下事的看法很有自己的见地,张居正的仕途一路高升,晋升为侍讲学士。

此后,张居正便开始展现他的计谋与城府。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发现张居正对权力的渴望。他的智谋,最终使自己的家人落得悲惨的下场。

从两件事上我们可以窥测到张居正的计谋,一是与李春芳商议任用高拱扼制赵贞吉,二是与冯保联合整治高拱。

由于赵贞吉轻视张居正被张居正怀恨在心,张居正联合李春芳召见高拱,并以此夺取赵贞吉的权利,最终赵贞吉被罢免。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而张居正与高拱的关系更好了。可这样的友谊又是真的吗?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谊,是不求利益回报的。张居正与高拱的友谊注定是不牢靠的,最终,张居正与冯保密谋处置高拱,高拱被驱逐,张居正取代了高拱成为首辅。

成为首辅的张居正终于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人性本是矛盾的,从后人的眼光来看,张居正或许并不是一个贤人,可他对百姓的关怀却未必不是发自于内心。

在嘉靖二十九年,张居正在故乡江陵休养,三年间游览众多名胜古迹。他在《荆州府题名记》中写道:“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足以看出他对民众的恻隐之心,而这,大概也是他重返政坛的动机吧。

万历元年,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官员的职责。在实行方面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制衡六科为策略。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转到六科,再从六科派发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

他处理政务时刻以尊重皇权,考察吏绩,明辨赏罚为主。这有力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梁启超曾说过:张居正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对于改革和治理国家,很少有人能与张居正相比较。张居正的改革,有力整肃了政治体制,创造了“万历中兴”盛世。

专横枉法招祸患,表里不一引愤恨‍

众所周知,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万历从小便怕张居正。他教导万历要勤奋学习,注意起居等。李太后时常教导小皇帝听从张居正的教训,万历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对张居正言听计从,并且时常感到害怕。

作为老师,张居正无疑是成功的,他亲手安排万历的学习计划,万历皇帝除了上早朝外,其他时间分为经筵和日讲。可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张居正繁重的学习任务免不了使万历产生逆反心理。

不仅如此,他还赶走了万历的玩伴,并要求万历勤俭,这都可能是皇帝心中产生愤恨的原因。对于朝廷的其他官员,张居正也绝不含糊。他严惩作风腐败的官员,招致无数人的怨恨。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可是,张居正自己就真的那么清白吗?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历史是一个迷,我们无法得知张居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但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出他的特点。据《明史张居正传》记载,张居正常因一点小事辱骂谴责下司,并会利用权势打压异己,按照自己的喜好罢免或晋升官员的官职。

张居正的三个儿子全部在科举考试中列为上等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不仅如此,奴仆出身的游七花钱买官,被张居正列入士大夫行列之中,这一系列事情导致人们越发地厌恶他。

在张居正死后,一次皇帝秘密调查了张居正和冯保,发现冯保家的珠宝数额达万计,于是皇帝开始怀疑张居正也蓄藏很多,心中十分不悦。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要知道张居正可是那个教导皇帝要勤俭的人,并因严惩贪污和腐败者得罪无数人。皇帝一直十分敬重张居正老师,且用师礼待他。

最终,张诚从张居正儿子和兄弟的家中搜出十多万两白银,张居正的长子自缢身亡。皇帝更加愤慨,加上朝廷上下记恨张居正者的煽风点火,最终下诏全部削免张居正的官衔品级,剥夺从前赏赐的一切玺书,且把他的罪状向天下公告。

张居正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人都是有“私”的,哪有人会做到完全的公正,哪怕是皇帝。万历心中伟大的老师形象崩塌了,官员们也终于出了心口的恶气。

但我们知道,张居正的政绩不会被历史遗忘,真的总也假不了,哪怕万历在世时无人再敢为张居正说一句公道话,后人还是不会忘记他给明朝带来的辉煌。

时隔多年,终平反‍

迄万历朝末,没有人敢为张居正辩白。直到熹宗时期,朝臣们才开始追忆起他的功绩。崇祯三年,因罗喻义等人为其诉讼冤屈,皇帝恢复了张居正两代的荫庇和帝王的封赠称号。

人们终于开始肯定张居正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并缅怀这个伟大的改革家。

正如尚书李日宣等人所说,张居正任劳任怨,完善了法度和风纪,他辅佐万历的十年间朝廷内外治理平安,国内物产丰盛。他的贡献理应被人所怀念,他留下的宝贵的治国方法也该被后人所铭记。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话用来形容张居正简直再合适不过。对于治理国家,张居正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何遭万历清算,难道只为报童年时的仇?

可对于自身,他却显得没有那么智慧。他虽城府深沉,却没有修身以治天下,最终被人抓住了把柄,落得凄惨的下场。

可见,如果想造福子孙或者留下一个好名声,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聪明,因为聪明不等于智慧。而智慧是什么?那便是努力修正自己的恶,朝着好人的方向不断努力。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