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手足口病、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幼儿传染性疾,又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1.病因

   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2.流行特点

患儿是主要传染源,另外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也可传播此病。患儿的水疱液、咽喉分泌物、粪便中均可带有病毒,可以通过接触带有这些污染物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和食物传播,也可经口传播。

3.症状

潜伏期4~6日。患儿早期出现轻微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的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口腔内在舌、硬腭、颊粘膜,齿龈上发生水疱;有时在手足、臀部发生红色的斑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

4.预防及护理

注意使患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患儿发热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以流质、半流质为主。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隔离患儿,患儿的餐具、日常用品应专用,用后消毒。密切与患儿接触但未发病的幼儿无需隔离,但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若发现及时上报。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痊愈后才可返回幼儿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伸进系统的传染病。

1.病因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2.流行特点

乙脑是人畜共患疾病,受感染的人或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人被乙脑病毒感染后,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但病毒数量少,持续时间段,故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动物中猪的感染率最高,新生仔猪,经过一个夏季流行后,几乎感染率为100%,因此,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以幼儿高发。

3.症状

潜伏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初期、极其、恢复期、后遗症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之后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最后呼吸停止。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4.预防及护理

(1)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搞好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节防蚊、驱蚊、灭蚊,是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的关键。

(2)保持患儿居室安静、通风、清洁、凉爽,避免声音及强光刺激。室内必须彻底灭蚊。患儿高热期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多饮水。隔离患儿至体温恢复正常为止,重症患儿及有后遗症幼儿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有败血症及脑实质改变。一般普通型多见,预后好,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暴发型流脑预后差,病死率高。多发于冬季初春,通常在12月初显,次年25月为高发期

1.病因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通风不良,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也是流行的主要原因。

2.流行特点

带菌者和患者为流脑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鼻咽分泌物中,经飞沫空气传播。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流行期间人群带菌者高达50%。

3.症状

患病初期常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如不能控制,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出现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为本病的特征,主要分布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病原菌最终侵入大脑,引起脑膜炎,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此时,患儿烦躁或神志恍惚,嗜睡,呕吐频繁,重则昏迷、惊厥,会有肌肉强直,颈抵抗力明显。如早发现、及时治疗,本病治愈率高。暴发型流脑预后差,病死率高。

4.预防及护理

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衣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接种流脑疫苗也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以免诱发惊厥,调节室温在20℃。保持患儿床铺的平整及清洁,避免摩擦皮肤瘀斑而发生破溃。患儿饮食宜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或食用新鲜的水果以保证充足的水分。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

1.病因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感染所致。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2.流行特点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幼儿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3.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轻症者由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中毒型者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菌痢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可发展为慢性菌痢

4.预防及护理

(1)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勤洗手,夏季就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早发现、早隔离病人和带菌者。

(2)患儿应卧床休息为主,减少体力消耗。给予患儿胃肠道隔离,勤洗手。患儿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病情好转后应逐步改为软饭,并加强营养。呕吐严重者应暂时进食。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用药物降温。不宜让患儿长时间蹲坐在便盆上,以免发生脱肛。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护臀霜保护皮肤,防止糜烂。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