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护甲即指甲套,顾名思义,就是保护手指甲用的。古人留指甲的习惯要从战国时期开始,因为他们认为指甲是身体的一部分,是父母赐予的,不能随意损伤。留指甲也代表是养尊处优,不用干活的贵族。贵族的夫人小姐们,以又细又尖的指甲为美,平时还会给指甲上色,这算是最早的美甲,但是指甲留长了就容易折断,故护甲应运而生。虽然护甲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在明朝后期。那时候男女老少都崇尚留长指甲带护甲,护甲的佩戴也没有太多的限制,除了大拇指要灵活活动,其它的手指都可佩戴。而且护甲的材质外观也是多种多样,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金、银、玉、琳琅、玳瑁、玛瑙等。

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在工艺上,根据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呈现。护甲主要采用雕刻、锤击、焊接、拉丝、镶嵌等工艺,并且雕以古钱纹、竹叶纹、蝙蝠纹、梅花纹、连环纹等纹饰进行点缀,精美绝伦。在清朝皇宫里面的妃嫔对护甲的需求,不亚于古代汉族女子对小脚的痴迷程度。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伺候皇帝的女子被分为八等,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如此多的后宫佳丽,有的一辈子可能只在册封的当天见过皇帝,受宠一点的可能一个月能见一两次,所以皇帝很多时候也分不清谁是谁,护甲便成为了一种识别身份的标志。

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位份越高的嫔妃,护甲的材质和外观就越上层。比如护甲上镶嵌的宝石就有要求,皇后用的是东珠,可以镶嵌三颗;一般的嫔妃也可以镶嵌东珠,但最多两颗,等级更低的嫔妃只能用普通的珍珠,而答应这样的身份所用的护甲既不能有装饰品也不能有颜色。清朝妃嫔喜戴长护甲,除了方便皇帝识别妃子,还有其它作用吗?护甲的样式后来越来越多,便有了装饰的作用。大多数人是戴两根手指,以无名指和小指戴得最多,戴上后手指会显得修长华丽。清朝的服饰为旗装,马蹄式的宽口袖,如果配上一双芊芊玉手,会非常美观。加上他们的花盆鞋,很符合当时的审美,这也是为何护甲在清朝能风靡的原因。

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史上对护甲有比较详细记载的要属慈禧掌权的时候,因护甲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且装饰作用强,所以慈禧在这方面可没少下功夫。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无比奢华,这也很符合她个人的做派。慈禧在不同的季节会佩戴不同材质的护甲,冬季天冷,带棉护甲;夏季天热要带镂空玉护甲,因为玉会有冰爽感;春秋两季则以金护甲为主。虽然护甲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装饰品,但是在危急时刻还有保命的作用。这是因为护甲的材质坚硬大部分为金属,形状又如同尖刀,锋利到一不小心就能划伤他人。而且护甲一般有两三寸长,相当于一把小刀的长度。慈禧她佩戴的护甲中还暗藏着麻药,一旦遭遇危机,便可以用护甲划伤歹徒的皮肤让人立刻失去知觉。

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慈禧在西逃的时候,由于怕暴露,要乔装成普通妇女。但是留着长指甲带着华丽的护甲就成为了一种累赘,她只好收起了自己的护甲,让宫女把自己续了多年的指甲给剪了,用盒子装好,保存着。当时慈禧还因此痛哭流涕,抛开她的政治角色,其实也只是个普通的爱美女性。后来这些保存下来的指甲和脱落的牙齿,一起都随葬于东陵地宫。护甲虽已成为一段历史,但它的艺术价值却没有消失,从保存下来的实物来看,最长的可达15厘米,雕工也是非常的考究。它是现代美甲的前身,为现在美甲的工艺提供了思路。只是现在的美甲仅仅只有装饰的作用,其他作用已经不复存在。

清朝妃嫔喜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帝,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