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宋朝理学家朱熹的核心思想,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心外无物,这两个思想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由外致内,即用这颗澄澈如镜的心,客观的照见现象界,以期洞见现象界的真相,他的一首诗写得明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指我们的内心,一鉴开,是强调心灵品质,如一面明镜。天光云影则指物,即现象界。这句诗教我们用一颗没有污染的心去观察世界。这样做的目的是致知,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洞悉真相后所具有的真知灼见。格物致知也和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类似。

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向内寻找,理也即智慧,他的观点是一切的智慧都在心内,不必向外寻找,只需澄清自己的内心,真理自然显现。他的观点和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悟“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自圆满……”是一致的。

世界的实相是一元的,一切的二元对立观点都是人们头脑产物,本是生存所需,发展到后来却成了人类心灵的桎梏,一旦人的意识突破二元的枷锁,进入一元意识,那么他彻底自由了,一切的生死、好坏、美丑、内外,都不会对他的心灵产生阻碍,他超越了一切矛盾,活在永恒的、自由的王国中。

(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