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中大班韵律活动教案(3篇)

幼儿小班韵律活动——虫虫飞

幼儿园小中大班韵律活动教案(3篇)

动作建议:

第1-2小节:前奏,做睡觉的动作。

第3-10小节:做伸懒腰、揉眼睛、洗脸、两手食指相对准备动作。

第11-12小节:两手在胸前,两食指随节奏做对对碰动作(虫虫飞手指游戏)。

第13-14小节:两手食指伸出,随乐做小虫虫拍动翅膀的动作,在最后一拍藏于背后。

第15-16小节同第11-12小节;第17-18小节同第13-14小节

第19-20小节:两手在身体两边做翅膀飞动的动作。

第21-22小节:做两手环抱拍拍自己的动作。

第23-24小节同第19-20小节;第25-26小节同第21-22小节最后,打雷下雨音效:做静止做躲雨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此活动建议在单圈中进行,幼儿坐在面向圆心的椅子上。鉴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已有经验少。A段在故事情境小虫虫们起床,做伸懒腰、揉眼睛、洗洗脸的准备动作后,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边轻轻念“虫虫飞、虫虫飞,喝完露水往回飞”,边玩“虫虫飞”的手指游戏(两手食指对对碰,说到“喝完露水往回飞”时,幼儿将手藏起来,老师象征性的去抓)。B段幼儿两手在身体两边做小虫虫翅膀随乐节奏飞一飞,再自己开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儿静止做躲雨动作。(A:从坐侄一B:散点斗c:原地蹲下)。此活动设计在动作和位移方面,都以“动静交替”为原则。

环节上,幼儿从“坐”着随乐做上肢动作,到“站”在位前做动作,到自由空间状态下“散点”做动作。通过不断丰富幼儿动作经验和游戏经验,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学习律动,感受音乐的节拍,并在学习律动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活动建议:

1.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ABC结构,在三段音乐中做出不同的动作和反应。

(2)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和互动,在音乐中感受从坐位一散点_原地蹲下的空间变换。

(3)锻炼克制能力一一知道在C段音乐中要保掎“躲雨”的造型不动。

2.活动准备

剪辑过的《虫虫飞》音乐

幼儿中班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1.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2.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1)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2)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3)听了音乐,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4)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5)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6)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7)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幼儿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

幼儿园小中大班韵律活动教案(3篇)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A段树精灵动作:

(1)1小节,双手放身体两侧,身体随音乐节奏左右轻轻摇晃。

(2)2小节,说“嗨”时双手在身体两侧举高;说“你好”时双手在身体两侧放低。

(3)3-8小节,同1-2小节。

2.A段小兔动作:

(1)1小节,双手在胸前打开,身体随音乐节奏左右轻轻摇晃。

(2)2小节,说“嗨”时蹲下,双手做兔耳朵状;说“你好”时站起打开双手。

(3)3-8小节,同1-2小节。

3.B段树精灵和小兔动作:

小兔单腿跪,树精灵站立,大家一起伸出双手随音乐节奏轻轻摇晃身体,双手自然地随身在微摆动做邀请状,当唱到“来这里”时,双手收回抱肩。

小兔和树精灵站位:三人一组,共八组站在圈上,中间的扮演小兔,两侧的扮演树精灵。大家一起顺着右手腕花的面向圈上站成放射状队形(即三圈)。

游戏玩法建议:

(1)A段部分:左右两侧的树精灵把靠近中间小兔的手放在小兔背后牵住,另外一只手则牵住小兔打,双手,当唱到“嗨”的时候,小兔原地蹲下,树精灵牵住的手举高从小兔的头上经过,一起顺着圆圈往璃到前面一只小兔旁边,小兔边站起来和新的树精灵朋友牵手说“你好”,用同样的方法换四次朋友。

(2)B段部分:教师加入与幼儿互动,当唱到“来这里”时,教师走到其中一只小兔面前跪下和他交换位置,替换幽来的小兔用同样的方法在唱到“来这里”时和其他小兔替换位置。

(3)B1段部分:听到狼的叫声时,每一组的树精灵面对面双手举高牵住,搭成一个牢固的树洞,小兔身里面,B段音乐的最后一句结束时被替换出来的没有树洞的小兔站到圆心,等到B1段的音乐一响,狼(另一位教师扮演)就会追这只没有树洞的小兔,小兔就用B段替换位置的方法躲避大灰狼,把大灰狼绕晕。

教学活动建议:

1.活动目标

(1)在表演与游戏中感受音乐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2)迁移单人的表演的经验进行三人合作表演。

(3)明确在游戏中自己所扮演角色应承担的任务,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2.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过乐曲的AB两段,跟随乐曲表演小兔与树精灵的动作,会用替换的方法在B段音乐和教师进行互动。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手腕花(小兔戴红色、树精灵里圈戴蓝色、外圈戴紫色)。

3.活动过程

(1)根据A段音乐活泼的特点,引导幼儿将单人表演转换成三人的合作表演。

①幼儿面向圆心坐在椅子上,树精灵先尝试如何两人牵手合作表演。

②加入小兔尝试三人牵手合作表演:树精灵在说“嗨”时松开牵住小兔的手,说“你好”牵住小兔的手。

③椅子撤掉,幼儿三人_组面向圈上探索如何根据动作的特点交换朋友。

(2)树精灵与小兔一起跟随B段音乐的旋律面向圈上用动作邀请兔姐姐玩替换位置的游戏。

(3)倾听B1段(B段音乐的变奏),感受大灰狼出现后Bl段紧张的情绪,能运用上一环节中替换位的方法来躲避大灰狼。

(4)引导幼儿发现大灰狼出现时小兔钻树洞的规则:每个树洞里只能有一只小兔,当没有树洞兔钻入其中一个树洞时,树洞里的小兔要把洞让出来再跑去寻找另外一个树洞,以此类推进行替换到B1段音乐结束。

(5)尾声: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6)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