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心理疾患及预防

一、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社会现象,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言语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或思考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发出的声音和所说的话,是多种神经活动的综合活动,属于一种心理物化现象。语言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高级信号活动过程,语言信号是通过眼、耳感知后输入大脑中枢,经过语言处理分析器处理分析、储存后,再经神经传出支配语言运动器官咽、喉、舌而进行语言的口头表达。若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环发生功能失常,均会产生言语或语言障碍。幼儿言语和语言障碍又称沟通障碍,言语障碍是指幼儿在发音准确性和保持适当的言语流畅性及节律,或者有效使用嗓音方面表现的缺陷及困难;语言障碍则是指幼儿在理解或运用语言符号及其规律方面发生的问题,或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幼儿水平。

在幼儿中沟通障碍是最为多见的发育问题,有7%~10%幼儿言语和语言的发育低于正常标准,而3%~6%的幼儿有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语言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言语和语言障碍至关重要。

二、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又称精神发育不全,俗称智力低下,是先天的或早期的后天原因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以智能低下、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病因相当复杂,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特别是在2岁前。

精神发育迟滞发生在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患儿的智能明显低于一般幼儿的水平,其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明显低下,同时又伴有其他行为异常,因而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也不是某种器官的缺陷,而是一种在身心各方面都有反映的状态。

如果幼儿的智商低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以下,其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明显低下,同时又伴有其他行为异常,可视为精神发育迟滞。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治疗措施能将一个精神发育不全的幼儿改变成为正常的幼儿,因此,对精神发育迟滞幼儿的治疗措施应被看做是一种调整、改进和教育的措施。但对患儿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如进行粗大动作(坐、立、走、跑)、精细动作(抓握、手眼协调)、适应性行为、言语及个人——社会行为的训练,能够帮助他们较好地发挥其潜能。对于临界智力和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要及早进行训练,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一些日常必需的文化知识以及劳动和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准备今后在良好的监护下参加一定的社会劳动。对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知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方面,以独立自理生活和适应日常生活环境为训练的目标。对于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则要加强对他们的监护,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对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应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如开展婚姻咨询、做好生育计划、加强妊娠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定期作好发育评估等。

三、幼儿孤独症

幼儿孤独症或自闭症属于幼儿广泛性发育障碍范畴内的疾病单元,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约每1万名幼儿中有2~4例,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1。幼儿孤独症的病因尚无定论,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孤独症幼儿早期较难养抚,表现为睡眠少、好尖叫,只有在童车里被推着走或被抛着玩、听音乐或其他节奏感强的声音时才可安静下来;倔强、固执,对拥抱缺乏回应,洗澡和穿衣时挣扎、反抗;有的则表现得特别安静,整天不声不响地躺着,不注意周围的动静,不理会父母的来去,饥饿或不舒服时缺乏相应表示,常在童车里摇晃或撞头,并对发光的东西,旋转的风扇和车轮子等有特殊兴趣,而对一般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则无动于衷。6~7个月仍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恐惧陌生人;常回避与别人对视,忽视周围人,不需要父母的关注与爱抚,与人感情疏远。行为方面出现典型异常或偏迟,过早出现一些与正常幼儿迥异的情况,如出生4个月就能集中注意看某些物体或图画,7个月时看到父母叫“爸、妈”,2岁左右对认字感兴趣,并很快认得许多字等。

孤独症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对这类障碍应采取包括教育训练、行为矫治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因幼儿孤独症是慢性病,预后的好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语言发育状况、智商高低、病因及训练教育状况等有关。

四、幼儿多动症

多动症在婴幼儿期和学前期即会出现。婴儿期表现为好哭、易激惹、手足不停地舞动、兴奋少眠、难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和排便习惯。会走路后,活动明显较正常同龄儿多。小儿除了睡眠时间外,难以有安静的时刻。进幼儿园后表现为不守纪律、好喧闹和捣乱,玩耍也无长性,玩一会儿玩具就更换。这类幼儿动作杂乱无章,并不停地变换花样,因而其行为动作多有始无终缺乏完整性而显得支离破碎。如在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用笔或小刀在课本上或书桌上乱刻乱画,或做鬼脸逗周围同伴发笑、招惹是非。甚或敲桌子、吹口哨、离开座位在教室里乱跑。全然不顾应遵守的纪律和对周围造成的干扰。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虎头蛇尾,难以善始善终。且多动行为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以自控。因而其行为常带有破坏性、危险性。易发生意外事故。如在家翻坛倒罐、对玩具、文具任意拆散丢失、毫不爱惜、满不在乎。对老师家长的批评置若罔闻、屡教屡犯。参加游戏活动不能耐心等待轮换,要么抢先插队,要么就是弃而不做。喜欢爬高、翻越栏杆,在行驶的车辆前会突然横穿马路,不会游泳会任意下水,心血来潮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

多动症幼儿一般在智力、动作技能、语言、社会性等方面比正常幼儿发展迟缓,因而需要对他们进行较多的教育训练,如训练其手眼协调、注意力集中,多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以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多动症幼儿的社会阈值较高,不管是正性强化还是负性强化,多动症幼儿均不易接受,即一般奖惩不易约束和矫正此类幼儿的行为,所以,对这类幼儿的教育和训练要有极大的耐心,每一次提出的具体要求不要太高,要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以增强其成就感,与此同时,要注意消除其不适宜的行为,当不良行为出现时采用漠视或暂时剥夺一些权利效果较好。行为治疗对幼儿多动症有一定疗效。研究表明,尽管多动症是一种与幼儿发展过程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综合症,但是治疗与不治疗大不一样。

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