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讲述活动的基本结构及指导要点

一、幼儿讲述活动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开门见山,抛出主题

教师开门见山地抛出活动内容的方式可以直入主题,这样用语简短又节约时间。例如,进行“小兔子为什么来晚了”的续编故事式的创造性讲述,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直接要求:“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编故事,老师来编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分请小朋友来编!”这样从活动伊始就抛出主题,还把活动任务也明确提出来,幼儿马上就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内容。

2.运用教具引出主题

教师以展示讲述活动的部分或全部教具(图片、实物或电子课件)作为活动开始,借用教具直观形象的特点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关注本次讲述活动的主题内容。如教师展示大熊猫的玩偶,请幼儿讲讲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说说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逐步引出本次看图讲述活动的主题。

3.以情境表演方式引出主题

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单独或和幼儿、其他教师合作进行简短的情境表演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小班看图讲述活动“小老鼠运鸡蛋”,教师用两只小老鼠的手偶表演了一个小片段,引出两只老鼠要运鸡蛋的主题,表演绘声绘色,幼儿对两只老鼠的形象非常喜欢。之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观察故事图片,再进行故事讲述。

4.以设问引出主题

即在讲述活动前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结合教具等材料,启发幼儿从多角度去思考和主题有关的问题,为幼儿的讲述做好导入。如大班讲达活动“最后一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苹果,然后向幼儿提出问题:“猜猜看,这棵苹果树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了很多不同的猜想。这样的导入方式对后续的讲述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幼儿的讲述会更有创意和想象力。

(二)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讲述活动的中心内容是讲述的凭借物(讲述对象),幼儿要对凭借物非常熟悉和了解。因此,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在正式讲述前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看图进行的叙事性讲述活动,图片即幼儿的讲述对象。这个环节的感知理解侧重于对图片的观察,教师要交给幼儿有序观察图片的方法,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时间、地点、角色的关键信息。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构建出故事的主线,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注意观察角色的表情,揣摩故事角色的心理活动等。生活经验讲述除了借助于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情境外,还需要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图片、录音、动画、电子课件等教具,启发和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

感知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自己研究和选择。因为,即使是同一个讲述内容,采用不同类型的讲述对象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同一讲述对象在活动中要求的讲述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每一次讲述活动的目标不一样,因此在感知理解对象时也不样。教师要依据讲述类型、具体活动要求以及讲述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感知和理解。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方式很多,一般有幼儿集体讲述、分小组结伴讲述、个别之间互相讲述等。组织指导时,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的具体做法。

1.提出要求

在幼儿自由讲述前,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提醒幼儿要围绕感知理解的对象进行讲述,能抓住事件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讲述,不“跑题”。

2.及时反馈

在幼儿自由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发现幼儿讲述中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时的纠正和评价。

3.有效启发

在幼儿自由讲述时,教师不要过多指点幼儿,以免干扰他们的思维。适当地以简单提问引发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

(四)引入新的讲述经验

随着幼儿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生活经验的拓展,幼儿的讲述也不断地提高,讲述经验越来越丰富。在一个讲述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讲述水平和讲述主题,有计划地为幼儿引入新的讲述经验。新的讲述经验是指讲述的思路和讲述的方式有所创新。

最直接引出新经验的方式就是示范。在讲述的过程中,直接用新的讲述方式给幼儿做出范例,再要求幼儿进行仿造的片段讲述。这种方法更适合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对于大班幼儿,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且富有个性,教师可以以鼓励、引导或师幼共同讨论的方式引入新的讲述经验,尽量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讲述。

案例

夸夸我的好妈妈

大班生活经验讲述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中,老师说:“刚才甜甜小朋友讲得真好,她在讲述自己的妈妈时,先讲了妈妈长得什么模样,然后讲了妈妈在哪里工作,接下来说了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和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最后又说了自己为什么喜欢妈妈……”就这样通过师幼共同讨论,帮助幼儿理清讲述顺序,也引进了新的讲述经验。

(五)迁移讲述经验

在幼儿获得新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性,给幼儿提供实际运用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幼儿讲述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组织指导可以运用三种方式:以更换角色的方式迁移。例如,学习讲述了“夸夸我的好妈妈”后,可以再迁移讲述“夸夸我的好爸爸”主题;以添加角色或更换场景的方式迁移;以补充情节的方式迁移。

在组织讲述活动时,应多让幼儿操练、实践,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创新,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幼儿讲述活动的指导要点

1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讲述活动一般都以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但是集体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积极性不高,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幼儿的自由讲述、表演,都是相同的任务、共同的步骤,对幼儿的要求相同,幼儿接收的教学内容也一样,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整齐划一的结果造成有的幼儿吃不饱、有的幼儿吃不下等情况。针对这些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组织讲述活动时,应该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如将常用的集体教学改为小组教学,每次活动教师只需和一半的幼儿发生交互关系,增加师幼互动的效率。幼儿人数减少了,师幼互动的频率自然就加大了。幼儿人数的减少,不仅让教师在高频率的互动中清楚地发现了幼儿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也让幼儿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了把内心语言变为外部语言的条件。

2分层制订教学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教师在日常的语言教育中,总会发现有几个或优秀或较差的幼儿,以往制订目标时总是去头尾保中间,致使在教学中两头的幼儿很难得到发展。

面对幼儿讲述水平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分层设置目标,即针对不同讲述水平的幼儿设计不同的目标。有了不同层次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不用再为两头的幼儿发愁,而能根据分层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提问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把层次的发展目标作为整个讲述活动的重点贯穿始终,看图讲述活动也就摒弃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

案例

美丽的小河

看图讲述活动“美丽的小河”,目标可以设置为下列三个层次:

层次一,根据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辨别相似场景。

层次二,借助他人的语言提示,辨别相似场景。

层次三,在成人的具体指导下,找出相应的场景。

3教学内容序列化

讲述活动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其目标服务的。不同目标下,看图讲述教学过程的重点会发生变化,如果不看目标只看内容,就会出现单一的程序代替所有的讲述活动的模式化现象。因为幼儿根据新图片进行讲述时,需要综合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如果幼儿的观察力不强,讲述中就会以小画面为背景,角色涵盖不全,缺乏整体感;如果幼儿分析力不强,就会停留在形象、动作中进行表述;如果幼儿的想象力不强,则讲述的故事通常平淡无味,缺乏有趣的情节;如果幼儿的表述力不强,则图片讲述断断续续,短句多,简单复句多,冗长无味。

4采用多种应变策略

经过形象性、动作性和过程性三个层次有目的地讲述指导后,从第四层次开始,幼儿的想象力异常活跃,面对相同的图片,会想象出不同的情节、内容。对此,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仔细揣摩各角色的特点与场景的关联,拟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故事情节,以便在教学中灵活指导。在幼儿园中,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让性格不一的教师同时分析一组图片,各拟一个具有情趣性、幽默感的情节,然后相互交流,并探讨如何恰当地回应幼儿的想象性讲述和独创性讲述,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发展。

5学会“顺藤摸瓜”

讲述活动不同于艺术、数学等活动,没有成品供教师事后思考、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幼儿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计划与策略。如有的幼儿讲述时不是事先想好全过程,而是想好开头就讲,结果开头两句精彩,后面卡壳,如果这时让他结束,他就会养成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习惯,缺乏整体观察、综合分析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学会“顺藤摸瓜”,善于沿着幼儿的思路指导下去,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完整讲述。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