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要点

(一)制定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目标制定要建立在本班幼儿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以适宜幼儿的发展需要和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为导向。此外,在制定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目标时,目标的内容应该全面、具体,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创造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制定音乐欣赏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对3~6岁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龄阶段目标是高年龄阶段目标的基础,高年龄阶段目标是低年龄阶段目标的延伸和发展,建立完整的、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二)选择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
如果音乐欣赏活动选择的材料是歌曲,需着重考虑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应该是能为幼儿熟悉、喜爱和愿意接受的,歌曲中的歌词应该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各年龄班欣赏的歌曲可以是本班即将学习的歌曲,也可以采用高年龄班幼儿所唱的歌曲。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他们能理解的民歌、名曲以及中外少儿歌曲等。
如果选择的材料是器乐曲,应选择有标题的音乐。乐曲有名称,有一定的内容、情节,且往往是描述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境的,如《龟免赛跑》《彼得和狼》等。和无标题的音乐相比,它们具有一定的图画性和戏剧性,有助于幼儿想象和联想,也便于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找到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形象。当然,有一些器乐曲,虽无标题,但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结构单纯工整、长度适中,它们也受到幼儿的喜爱。在音乐艺术的宝库中有许多这类作品,因而也可作为理想的音乐欣赏作品。
(三)确定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
1.语言导入法
语言导入法是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初步预知音乐内容与主要情节结构。如教师在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编一个幼儿较熟悉的故事。教师设计的故事角色与情节尽可能地与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相对应。讲述故事后,使幼儿从故事或语言中对音乐的轮廓大致有个了解,这为幼儿欣赏音乐打下基础。但是教师在讲述故事时,不能将故事情节讲得太详细,应留出空间。音乐中的细微变化、音乐性质和规律等,让幼儿反复体验、欣赏,然后去完善其音乐形象。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立即将幼儿带入某个音乐情节之中,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案例:
小班音乐欣赏《发生在森林的故事》
如欣赏《发生在森林的故事》乐曲时,教师将这段音乐作品编成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小动物跟着老狼悄悄走进森林里的故事。幼儿在欣赏音乐前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立刻就被故事紧张、冒险的情节吸引住了。幼儿这时关心的就是小动物跟随老狼的背后有没有被发现,老狼是怎样对付小动物的。在教师讲述故事的引导下,幼儿很自然地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寻找音乐中的变化。
除了故事参与的方式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诗歌、童谣、散文等文学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与表达音乐的风格、节奏、形象、结构。
2.视听结合法
视听结合法是指在引导幼儿听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视觉、听觉方面的教具,如VCD音乐光盘、画面、图片、头饰、玩具、工艺品、其他多媒体课件、小动物造型等。采用视听觉的辅助,目的是使抽象的音乐作品形象化,给幼儿展示一个生动而具体的音乐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乐句、音色、力度等要素。这一方法特别适合运用到欣赏较难理解或是不太明显的音乐变化或结构的音乐作品中,对幼儿的欣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
中班音乐欣赏《啄木鸟》
如在欣赏《啄木鸟》乐曲时,其中有一段是讲述啄木鸟在为苹果树啄虫。啄木鸟啄虫时是很有节奏的,但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幼儿较难分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苹果树教具,将音乐中的节奏以树洞的形式画在每棵苹果树上,教师边让幼儿听音乐,边以啄木鸟的身份演示教具中的啄洞节奏,帮助幼儿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理解音乐中的节奏。
3.主题提示法
主题提示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明确欣赏的主题,激发他们参与欣赏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方式适用于音乐结构比较简单或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有主题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说明和提示等语言的引导,直接将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的主题中,即某个特写的旋律代表某个特写的形象。
案例:
大班音乐欣赏《三只熊》
《三只熊》乐曲是由三个性质各异的独立小曲组成。教师提示幼儿音乐是表现三种熊,然后提出问题:哪一段是表现大熊笨拙、懒散的步态,哪一段是表现小熊跳舞的愉快心情,哪一段是表现小小熊骑车穿梭时的灵巧和敏捷。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来欣赏、分辨音乐,并让幼儿学学这三只熊不同的神态和心情。
对于主题不是太鲜明或无主题的音乐作品,教师要根据音乐的性质与风格,为作品改编或设计一个新的主题。通过提示新的音乐主题,帮助幼儿确定一个想象的范围,更好地体验作品风格,感知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结构,如《胡桃夹子》中的一段进行曲改名为《小熊买西瓜)等。
4.对比欣赏法
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辨别(辨别情感类型、风格不同)来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案例:
大班音乐欣赏《细雨》
如让大班幼儿欣赏《细雨》这首曲子,引导幼儿感知安静的特点;再让幼儿了解《赛马》时,将《赛马》与《细雨》对比欣赏,引导幼儿从比较中鉴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欣赏时,既调动了幼儿的听辨积极性,又培养了幼儿听音乐的能力。这对幼儿养成安静、仔细欣赏音乐的习惯是有帮助的。通过对比欣赏,让幼儿学会独立听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对幼儿较好地揭示乐曲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十分有益。
5.游戏串联的方式
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之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如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游戏,主人带着小狗出去玩,碰见了什么,干了什么,幼儿可以自由想象,让幼儿在边玩边学中欣赏音乐作品。
总的来说,教师应根据所选音乐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水平,灵活选择上述方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欣赏的兴趣。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