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教案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4、能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粽子里的故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2、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常识,切入有关粽子的话题进行讨论。
  ——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三、以“吃粽子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语言游戏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蒋老师的粽子里也有故事,来吃吃蒋老师 的粽子,看看罗老师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四、继续观看大家分享PPT,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五、活动延伸:包粽子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
  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小百科: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