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评价

一、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的内涵
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的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美术教育评价是整个美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幼儿美术能力发展和幼儿美术活动进行客观了解,为进一步的美术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经过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幼儿未来美术能力的发展做出预测,并进一步制定出新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
二、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判断功能
评价的判断功能对教师而言,是通过对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以及美术作品的评价,将幼儿当前的美术创作与其过去的美术创作比较,将个体美术创作与集体美术创作比较,将幼儿美术创作与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作比较,了解、分析每个幼儿美术发展的情况,以便对幼儿进行有的放失的指导,制定与修正今后的发展目标。
对幼儿而言,是通过教师、同伴对自己美术活动过程和美术作品的评价,以及自己对同伴美术活动过程和美术作品的评价,在欣赏中享受自己和同伴的审美经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丰富自身的审美情感。
(二)导向功能
评价的导向功能可以引导幼儿向着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靠拢。如果幼儿乐于表现,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则评价的导向作用非常关键。幼儿在一次美术活动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会在造型、色彩、构图、创意、制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种种不足,特别是在意愿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活动则占主要地位。教师不但要理解他们的创意,做出激励性的、保护幼儿自信心的评价,还要帮助幼儿建立评价标准。对这类作品的评价原则是,教师应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和热情的鼓励。在命题活动的评价中,教师既要注重所学技能的表现,又要注重对创新表现的评价,还要理解幼儿表现的意图。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在评价中教师既要保护幼儿活动的兴趣,又要适当有所要求。对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应在保护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适时、适地的进行引导和处理,帮助幼儿更顺利的操作和更自如的表现。
三、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的类型
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由于分类维度不同,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比较常见的下几类
按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幼儿评价、教师评价、幼儿园评价、课程评价。
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按评价目的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的参照标准的不同,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手段的不同,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四、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形式
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可以先将幼儿的作品全部展出,实现幼儿自评、幼儿互评、教师评价三者互动,有时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
1.幼儿自评
幼儿自评时,要让幼儿充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构思和创作感受,对作品的立意、构思甚至技法的运用都可以有所表达,体验美术活动的成功,与同伴和老师分享快乐。因此,幼儿自评主要是幼儿对自己的美术活动进行的过程性评价。
2.幼儿互评
幼儿互评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互评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进行。幼儿互评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作品评价。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充分肯定每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长处和进步。教师的鼓励应该是具体的,确实存在的,而不是泛泛的表扬。对幼儿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采用建议的方式或商量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4.家长参与评价
家长参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也是美术教育评价的一个方面。为了让家长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在家长参与评价前,教师应向家长进行评价讲座,让家长明确评价目标,掌握美术评价的要素。然后让幼儿将美术作品带回家中让家长评价,也可以教师与家长配合,在美术活动中或美术活动后,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面对面地交谈,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使幼儿无拘无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发展水平,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评价,教师都应当引导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在评价中学会分析、吸取别人的长处和经验,拓展自己的的审美思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多角度、多方位地拓展自己的审美构思,丰富自己的审美表现。
五、幼儿美术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进行评价必须把握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客观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并依据科学的标准对美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贯彻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者做到:首先,确定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评价目的的要求反映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其次,评价标准要合理评价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评价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和感情因素的影响;再次,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内容的性质相适应多种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信息的搜集更为全面准确评价结论更可靠。
(二)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这是由美术教育评价要激励评价对象前进、促进其发展的目的所决定的。
贯彻美术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求评价者做到:首先要使美术教育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其次制定美术教育评价目标和具体标准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不要过高或过低再次要求评价的实施者注意评价对象个体的心理状态了解并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激发评价对象在进一步的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保持优势、克服不足之处的动机和行为。
案例:
幼儿绘画活动《春天的花圃》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小朋友画《春天的花圃》,在小朋友们都聚精会神的画画时,天天小朋友在画纸上画了很多小竖线,而小花却一个也没有画。老师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可是,他却连忙用胳膊把画纸捂住,并且把头狠狠的低下去。很明显,他知道自己“画得不好”,就在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说:“老师,老师,他什么也不会画,他画得乱七八糟。”天天听后,很不好意思的红着脸,一脸羞愧。老师告诉天天:“不会画花,可以画一些其它的东西,就像小草……。”天天听老师这么一说,捂着的手才慢慢地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地说:“老师,老师,我画的是冬天的花!你看,这就是小雪花。”他想的多好啊!老师趁机表扬了他,并告诉他:“春天来了,冬天已经过去了,你也画一些春天的花,好吗?”天天想了之后,点了点头,又继续画了起来。待活动结束时,老师发现天天的画纸上果然多出了许多小花。正是因为老师给予他积极、鼓励的评价,才会使他逐步克服困难,战胜自卑,拥有自信。
(三)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评价要有实际作用,即要有指导美术教育实际、改进工作的效用。美术教育评价活动如果不能帮助被评对象找出工作或学习中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提出有价值的帮助那么这种评价就不具有现实意义。
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