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一)人员结构
1.保教人员
《规程》指出,教师和保育员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肩负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核心作用。班级保教人员的配备数量、分工合作形式及岗位职责直接影响幼儿园保教目标的达成度。
《规程》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规程》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科学照料和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在卫生保健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2.幼儿
《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第四条指出:“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至6周岁(或7周岁)”
幼儿是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班级的主体。班级中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经验、行为方式、发展速度以及个性特点;同时,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幼儿认知、动作、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得到保育和教育双重培育的同时,保教人员必须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班级工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该阶段的幼儿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特点,因此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做到科学保教。
3.家长
家长是指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长对幼儿的生活和成长影响最为密切和直接,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年龄越小的幼儿越依靠成人来满足其成长的需要,教会他们所需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家庭中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在幼儿园班级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家长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教养风格,有与幼儿教师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这种不同直接影响着家园合作的质量。教师只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引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是幼儿园教育重要合作伙伴的作用。
(二)物质设施
1.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房舍和活动场地。空间环境相对较大,幼儿就能在班级中自由地进行各种活动,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要求幼儿园班级要有足够面积(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总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另外还要有相应宽度及通畅的走廊、一定面积的储藏室、独立寝室、独立卫生间等。

2.班级基本设施
班级基本设施包括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品(有流动水盥洗,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这些设施既要符合幼儿的使用要求,同时必须注意各种设施的安全性能。
(三)组织结构
1.班集体
班集体是班级的基本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形式可以较集中、高效地达成教育目标,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在管理班集体工作中,要加强幼儿对班集体的理解,利用班集体的合作力量、竞争效应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
2.小组
小组是班级的基层组织形式,主要有固定小组和临时小组两种。固定小组一般由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分组,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生活和学习。临时小组往往是根据一定的需要临时组建的小组。这类小组的成员经常随活动的内容而变化。
总之,无论是固定小组还是临时小组,它们都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更利于活动的完成,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3.个体
个体是指班级内的每个成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个体的背景、性格特征等都会对班集体及其成员产生影响。因此,在班级活动中,一方面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给予其活动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需要个体适应集体,努力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