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
(1)遗传
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认为性状可以从父母或家族传递给幼儿,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身高、体重、皮肤、五官、个性、气质等。有学者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幸福感有80%的相似度,而异卵双胞胎却没有这么高的相似度,这个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也存在着遗传。
遗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某些研究发现男性反社会行为的某些形式,可能与性染色体中存在过多的X或Y有关。国内的资料表明,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成员中有多动症史的占136%,其中父辈或同辈有类似病史者各占50%。心理学家们曾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家族有癔病、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些。
(2)先天环境
在生命的形成过程中,孕育的环境也会对未来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孕妇的健康程度、营养、情绪、是否乱用药物等都可能通过母亲的子宫传递给胎儿,如:孕妇高血压、肾炎、贫血、关节炎、低热和感冒,可能都和幼儿多动症有关。嘈杂的环境、不良的刺激会对胎儿的发展不利,甚至造成某种缺陷,最终成为幼儿心理发展上的障碍。孕妇受到很大的刺激也会影响幼儿的发育,研究表明,孕妇过激的情绪会导致细胞新陈代谢紊乱,血液合成物发生变化,这些会通过胎盘对胎儿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严重者会造成胎儿畸形。
孕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不当,不良刺激也会导致幼儿的脑组织损伤、大脑缺氧等,导致幼儿心理障碍的发生。
(3)疾病
疾病也会引起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有些疾病会引起幼儿脑组织损伤、神经系统感染从而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如流脑、乙脑会使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失去自信心,易躁易怒。脑梅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会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脑震荡、脑挫伤等可能引起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的迟钝。
2.心理因素
(1)家庭
家庭结构
家庭中的成员对幼儿的影响很多都是无形、潜移默化的,每个家庭成员在幼儿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缺失对幼儿意味着完整性人格的缺失,特别是父母,如果父母少了一方,孩子心理的的天都会塌调一半。有人曾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生活在父母至少缺一方的中小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的百分数为13.8%,而完整家庭中有问题孩子所占百分数只有0.2%,近百分之十的差距,毫无疑问的反映出,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幼儿心理的重要影响。瑞典的有关机构对65万名单亲家庭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儿童除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儿童高外,更易染上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此外,还时常发生自残和自杀等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有着最直接、最明显作用,很多研究表明,成人以后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与幼儿时期的教育有关。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儿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控制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让儿童随心所欲,对儿童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儿童,给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幼儿容易形成勤奋、勇敢、诚实、自信等心理。
家长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会毫无保留的熏陶着孩子,父母的知识丰富,就能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保持激励幼儿的学习热情;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涉及到卫生心、心理学、教育学等,高文化的父母如果懂得这些知识,会对幼儿的教育有很大帮助;有心理健康知识的家长,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会适时的引导幼儿,教给幼儿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会把自己对世界深刻的认识教给孩子,会把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孩子。反之有些文化素质、道德品质较低的家长则会把低俗、消极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传递给幼儿。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房子结构、通风效果、空间大小等。心理环境是指家庭氛围是否和谐,人与人交往是否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等。
家庭气氛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活在宁静而愉快的家庭中的孩子与生活在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相比,性格上有很大差别。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融洽,孩子在家里愉快,就会有安全感。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口角,孩子就会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长期忧心忡忡等,总是担心家庭悲剧发生,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处罚,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研究者把亲子沟通区分为“良好的沟通”和“有问题的沟通”,结果发现,良好沟通与青少年的自尊、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
【资料贴吧】
有研究表明以下十条是孩子心目中所希望的父母行为:(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谎。(4)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谅解。(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平等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答复。(8)在孩子的伙伴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2)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接受的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追求入学率,有些幼儿园片面追求“幼儿学会了什么”,这种旨在注重知识技能,为了能拿出去让家长看到“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甚至泯灭了儿童天性的教育,会对幼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拿起来粉笔、教鞭,幼儿拿起了铅笔、田字格,幼儿稚嫩的心灵承受着本应该小学生承担的负担,容易出现对学习丧失兴趣、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被扼杀,在幼儿园就厌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
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幼儿期是绝对服从权威的时期,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教师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的人生观会影响幼儿,教师消极的人生态度,如多愁善感、缺乏主动性、畏惧困难、不能对事情坚持到底,会导致幼儿对人生充满害怕、不安。
由于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期待也会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漠视,较低的期待,容易打击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教师的期待过高也会让让幼儿压力过大,产生焦虑、紧张、自满等不良情绪,只有积极正确的期待才会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③同伴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同伴关系如果是和睦、团结互助,这样幼儿就会乐观、积极、合作、分享、友爱,有益于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促进合作性行为的发展,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反,如果幼儿期有不良的同伴关系,相互攻击、猜疑、排斥、攀比或远离群体、孤独自处,甚至剥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则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其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就会严重受阻,在未来社会适应中出现种种问题。
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清新的空气、整洁与幽雅的环境、适度和谐的色彩与照明,让幼儿感到恬静、安逸;合理、完善的生活作息制度、膳食制度、适当的防病措施与制度等,也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3)社会
社会是幼儿外在环境的基础,社会风气、舆论、导向都会通过家庭、幼儿园或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的物质基础、文明程度也决定着幼儿心理健康的条件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