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区域环境成为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有力武器

每年秋季开学,意味着很多幼儿由家庭走向社会,从这一刻起,幼儿就迈出了家庭的狭小天地,而真正走进了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初次离开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将面临许多不适应:没有亲人,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没有人整天围着自己转;吃点心、玩玩具不能随心所欲……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种种挑战和冲击,他们的反应常常是哭闹,拼命地哭喊、尖叫,不让父母离开,无视老师的安慰,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会静静地坐在活动室的一角,默默地伤心流泪,不理不踩其他小朋友,也有的会拒绝进食。
   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怎样才能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让家长更放心呢?有效的创设一个温馨而熟悉的环境,让环境处处充满“家的气息、爱的温暖、馨的乐园、美得享受”,给幼儿一个情绪上的适应,可以有效缓解入园焦虑,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一、以亲为先,散发家的气息。
对小班新生来说,他们进入幼儿园,是离开父母、离开单纯、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了一个复杂、陌生的全新社会性集体环境,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一个重大的环境转变,这种无形的环境压力对小班幼儿而言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必须从精神环境到物质环境,全方位与家庭接轨,创设舒适、美观、安全、具有游戏性的家庭化区域环境来吸引幼儿,从而有效转移幼儿对家庭的依恋,帮助幼小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并喜爱幼儿园,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
注重以亲为先,考虑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着手,采用其感兴趣的生活主题为主要生活内容,创设各种自然的生活情景,引导他们从多个侧面、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如可以真实物为载体,请家长把孩子在家最喜欢的一样玩具拿来,在自由活动时,玩一玩心爱的玩具,既可以减轻他们焦虑不安的情绪,又可以感觉到幼儿园和家里一样安全、可爱。
或在教室里有意识摆放小班幼儿通常喜欢玩的拖拉玩具、声响玩具、布绒娃娃、电动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儿自由摆弄。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予幼儿亲密感,还可布置色彩鲜艳的全家福照片墙和我最爱笑照片墙,墙面布置的位置一定要低,比幼儿视线水平线稍高一些,从而创造一种亲近感。当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熟悉的身影、看到自己开心的笑容,有利于他们找到家的感觉。
还可请家长把孩子最喜欢的小杯子拿到幼儿园来,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最熟悉的小枕头、毛毯等带到幼儿园,陪自己入睡;请家长留下几段录音,鼓励、安慰孩子,例如:宝宝乖,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妈妈上好班就来接你,老师爱宝宝等……孩子听见最熟悉的人的声音,较易稳定情绪。
诸如此类,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园, 真实生活情景的环境,易使他们倍感亲切,从而降低幼儿对于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感,进一步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幼儿逐步淡忘与家人分离所带来的痛苦。让幼儿自觉地投入家庭氛围,主动融入家庭角色,产生对生活情趣的体验,产生像成人一样独立生活的向往,有助于分散陌生环境对幼儿造成的压力,较快适应新环境。
二、以景生情,渲染爱的温暖。
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游戏化的外部环境是帮助幼儿远离焦虑的先决条件。活动室的墙壁上,可装饰上小班幼儿可以理解又可以参与的画面。如“小鸡的一家”、“猫妈妈和小花猫”、“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表现亲情关系的装饰。老师可利用这些画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如“给小花猫喂小鱼”:让孩子们将老师剪好的小鱼粘贴在小花猫周围。既美化了环境,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又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还可创设“我上幼儿园”墙饰。在墙壁上装饰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手上分别拿着各色花朵,花朵中间让幼儿自己贴上照片。墙壁的下方,在挂钩上,挂上两个红黄小口袋,分别对应放着红色笑脸、黄色哭脸等表情图片。幼儿来园时,请幼儿到墙饰前,把自己的照片贴到花朵上,然后引导他们认识笑脸和哭脸代表的情感。
如果早上幼儿来园不哭闹的,奖励一张红色笑脸贴在自己照片的花瓣上;反之哭闹的,则贴上一张黄色哭脸,看谁贴的笑脸最多。长此以往,发现多数幼儿都喜欢笑脸,所以早上入园时逐渐改掉了哭闹的坏习惯。总之,贴笑脸、哭脸表情,既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当天的情绪,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由此,不但体现了大家庭的关爱,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善于关注别人的情感等习惯,从而充分的让幼儿与环境进行真正对话,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得以成长。
除此之外,结合孩子喜欢模仿、摆弄、看到墙上的东西都要去搞搞、摸摸这一特点,创设的环境可以是能动的。如在入园初期,可创设“找一找”的区域环境,半立体的一层一层的、有着大色块的绿色草坪,很容易吸引幼儿不由得想去翻一翻、找一找。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可把孩子们的各种小标志藏在每层的小草里,或露个头或露个角。孩子们在翻找中逐渐被这个“找”的动作吸引,而忘记了想妈妈、爸爸,专心地投入到探宝的游戏中。而如果在这个探宝过程中,将孩子们找到的小标志作为奖品或礼物让他们带回家,则更易减弱幼儿分离焦虑的情绪,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喜欢动手探索世界的学习特点。
另外,作为教师还可通过对孩子们的搂抱、抚摸、热情的应答,语言、动作、肌肤交流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同时尊重幼儿在家里的习惯,如:抱娃娃睡觉,拍着搂着睡等。以不断满足他们的身心需求,使他们逐渐将自己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对老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以缓解失去依恋引发的分离焦虑。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顺利渡过入园关。
三、以情生趣,创造馨的乐园。
在实践中发现,小班幼儿区域环境的创设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需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兴趣、需求和能力,然后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逐步增添细节和丰富内容,以此来帮助小班幼儿适应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娃娃家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最为贴近,因为娃娃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满足幼儿对家庭生活的依恋,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这种依恋会从活动中体现出来。如刚入园时,他们常喜欢独自玩耍,不会与人合作、分享,因此,可将活动室分为几个区域,创设多个娃娃家。
用大大小小的纸盒组合成一个个的小房间,有三角形的屋顶、半圆形的门,红红的屋顶、粉色的墙等。在里面投放娃娃、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小被子、小桌子、小椅子、操作台、餐具、炊具、小衣服、奶瓶等生活用品,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贴上一些幼儿及宝宝全家福的照片。还有形象逼真、颜色鲜艳自制的食品,如橡塑纸做的蔬菜、海带,海绵做的蛋糕、汉堡,不织布做的荷包蛋、水果,还有是幼儿可以自己动手串的鱼串、肉串、豆腐干串等,使娃娃家充满家庭式的摆设和氛围。
好的活动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兴趣,有效帮助幼儿缓解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各种熟悉的小型家具、可操作的游戏器材,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舒适、随意的氛围,使幼儿感到熟悉和亲切。易使幼儿放开心扉,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完全融入到熟悉、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如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放松自如地游戏着。由此,极易引发幼儿自主地回想起爸爸妈妈在家做事的情景,激发他们模仿的愿望。看:孩子们有的抖动着二郎腿,哼着小曲惟妙惟笑地模仿爸爸在客厅看报纸;有的学妈妈像模像样地在小厨房里切切茄子、洗洗干净,炒菜煮饭等;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还有的汗流浃背的给宝宝穿衣洗澡……累了在小沙发上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躺……接着,还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孩子们喜欢的电视机和多媒体请进宝宝的家。瞧!孩子们经常围坐在一起,看喜欢的动画片,拿着话筒唱卡拉OK……一个个俨然像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使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像我家。
幼儿在亲切的家庭化的环境中,乐此不彼地再现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游戏场面生动而丰富,幼儿的表现投入而富有创造性,幼儿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呈现生活经验的同时又获得新的经验。
但值得一提的是,小班幼儿生性好模仿,又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当看见别人手中新鲜、好玩的玩具时,会马上丢下自己的东西,去模仿他人,而当此样玩具数量较少,不够大家分享时,孩子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争抢。所以,在提供材料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投放数量较多的同种玩具,以便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进而减少孩子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如:娃娃家的餐具可多提供几套,分别放在厨房、餐厅和客厅等处,幼儿可以去几个地方同时取用、玩耍。
  另外,小班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兴趣随时会改变,操作行为也同样短暂,所以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方便幼儿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只有这样,幼儿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实现。(江苏省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静

让区域环境成为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有力武器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