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感觉自己像废物

01

在后台上收到过这样一个留言:

妈妈总是讽刺我,这次月考考了96分,我很开心,以为她会高兴。

 

当我兴高采烈地把成绩单拿回家,给她看的时候,她却对我说:

 

“这你就要骄傲了?”

“那4分是怎么丢的?是不是没检查?”


我晚上忍不住偷偷地哭了,为什么她就不能好好对我说话?

隔着冷冰冰的手机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孩子的无助!

 

对于孩子渴望肯定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我小的时候臭美,见很多女同学都有漂亮的发卡,也想要,回家给妈妈说,她劈头盖脸就吼过来:“只知道整这些没用的,你长的不好看,再打扮也好看不了。有那时间,还不如赶紧去背书!

 

我从小就很内向,以为自己是个“不好看”的小孩,只有默默努力,希望有个好成绩,可以让爸妈开心。于是,初中的时候拼命努力,终于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当我兴冲冲拿到录取书回家的时候,妈妈说:“能考上是你的运气,好运气不是常用的,你还要再努力。

 

于是,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在“你那么笨了,再不努力就跟不上了”“你长得那么丑,再不考个好大学,以后谁要你。”中度过的,有很长时间,我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好东西。

 

成年后,当我遇到异性追求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那么丑的自己真的配不上优秀的男人


毕业后,当我得到领导的表扬后,满脸羞愧语无伦次:“这都是我该做的,我还做的不够好。

 

看,这就是长期得不到父母鼓励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样子。

02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明明爱着孩子,却说着冰冷伤人的话!

一位网友表示:“从来没有听到过母亲的夸奖。

 

一位网友说:“只要和其他人有矛盾,我妈肯定骂我。

 

还有一位网友说:“不想和父母通话,感觉自己像废物。

他们在父母的否定中变得自卑、自我厌恶,自我否定,当这些负面情绪积累且无法排解时,他们就将这些伤人的话变成一把把刀枪。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这些性格特点一旦形成,便会影响孩子一生:

自卑的孩子,害怕表现自己;

 

冷酷的孩子,常常与孤单为伍;

 

暴躁的孩子,则十分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些一句句看似随意的话语,却一点点摧毁了孩子的一生。

 

然而更可怕的是,极其多的父母根本认识不到这个问题:

 

活在父母差评里的孩子,一辈子都难逃心中的自卑和困顿。

0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细腻、最有才干的雕塑家。

 

父母说话的样子,很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正准备读大学,

她查看了很多可选的学校,

最想申请的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商学院。

 

但她觉得申请那些有名的商学院的人

一定非常多,她没有什么被录取的机会。

为了“现实”起见,也为了避免失望,

她打算只申请一些普通学校。

 

在填写申请表期间,

她跟妈妈谈到了她的想法,并解释:

“我想那些名校一定申请者人山人海。”

 

听到这里,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如何回应?

 

也许会说:“是啊,要不咱们就别申请了,

挑选一个比较恰当的学校吧!”

 

也许会说:“没关系,咱可以试试看。

就算最终结果不行,最起码也尝试过!”

 

或许会说:“女儿,我相信你!你一定是可以的!”

 

你猜猜这位妈妈是如何回答的?

 

她对女儿说:“总有空间留给那些足够好的人。

 

这句话可谓非常智慧,

既包含着朴素的事实,轻描淡写中,

又暗示了女儿是“足够好的”,

给了女儿很大的信心,鼓励她申请名校。

 

最终,这位女儿惊喜地被名校录取了,

后来成为了极其成功的商业顾问。

 

所以,好的父母,是可以和孩子好好说话的朋友。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的是给他们指点,而不是劈头盖脸的打骂和批评;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拿到荣誉的时候,作为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温柔,鼓励的话永远比打击的话更有力量;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是啊,为人父母不用“持证上岗”,确实让人有些害怕。

但好的父母,永远不会停止学习。

做能好好说话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天使!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