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过年了,猪肝,猪肚,猪大肠是家里饭桌上的常客。人说动物内脏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又有人对它们嗤之以鼻,那我们到底该不该吃呢?快来一探究竟!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动物内脏的营养真相

真相一:内脏,毒素最容易积累的部位

不喜欢吃内脏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心理上的,还有“卫生”上的。很多内脏的作用是过滤毒物的,不但本身容易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且没处理好的话很多动物体内也会残留毒素。比如肝脏是代谢器官,而肾脏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积的部位。

现在饲养动物,都得加饲料,有些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都会集中出现在内脏中,肉中当然也会有,但一般比内脏少很多。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输真相二:内脏,营养非常丰富

它们几乎是自然界当中营养素最全最丰富的食物了。大部分的动物内脏营养素含量高于肌肉,尤其是肝脏,肝脏是动物体内营养素最集中的地方,它含有数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人体所需的全部13种维生素。

其他内脏,如肾、肺、肠、肚、脑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重要营养素的含量比肝脏低,营养价值不及肝脏。 补铁补血首选鸭肝、猪肝,胆固醇最高的是猪脑,这个不能吃,危险太大。

怎样能把“危害”降到最小?

选用健康动物的肝脏

购买时应选择通过检疫的禽畜的肝脏,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肝脏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动物的肝脏为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开处,做熟后味道鲜嫩。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清洗一定要干净

肝脏和肾脏属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调时,也都会格外注意。

而且动物内脏如肺、肚、肠等,也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种寄生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饪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如下:

①动物的脑子一般很嫩,容易破损,应放置水中轻轻漂洗,用牙签或小镊子剔去血丝、薄膜,再漂洗干净。

②洗肠、肚时,先加一些碱和食醋,反复揉搓,就可去除里外的粘液和味道。

③洗猪心时,可把猪心放入清水中,不停地用手挤压,使污血排出。

④洗肺时,可将气管套在自来水管上,用流水冲洗数遍,直至肺叶呈白色,就没有异味了。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⑤洗猪肝时,先用淡盐水浸泡2至3小时,再放清水里泡一会。

⑥洗鸡肝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无血水后切片,放到加了花椒和醋的清水中浸泡能有效去除毒素。

⑦鸡胗、鸭胗、鹅胗等,其中一面有较多折皱,清洗过程中可加些生粉或盐揉搓。

烹饪一定要熟透

动物内脏的烹制最好采用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的方法,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以保证食用安全。对于大排档的猪肝啊大肠什么的,最好还是少吃。

少量食用
一次吃25~50克左右(3~5口的量),多了容易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和D是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的脂肪内积累而不易排出体外。
PS:按我国目前最新发布的膳食营养素参考值,健康成年人,包括孕妇,每天吃维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量”是3000微克。维生素A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成年人服用超过推荐量100倍的维生素A))和慢性中毒(长期每天服用超过推荐数值25倍的维生素A)两种。

按目前内脏的维生素A含量,一周吃一次,每次50克,得到的维生素A数量分别大致为5000和2500微克,只有成年女性每天推荐量的7倍和3.5倍,远远达不到急性中毒的量。

身体要紧,这几类人要少吃动物内脏:因为动物肝脏富含胆固醇,胆固醇高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肝脏,如高血脂症(经常食用动物内脏很可能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患者。

吃啥补啥?

输猪血“清肺”?错!

PM2.5吃动物血制品“清肺”差不多是全中国都知道的“偏方”。查不到这个偏方的临床依据。或许只是有人吃猪血或者鸡血鸭血导致了黑便,而被当作“清肺”,于是流传开来。

动物的血中含有较多的铁,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现象,倒也算正常。不过,它跟“清肺”实在搭不上关系。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猪肝明目?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干眼病、夜盲症等症状。所以,对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来说,猪肝的确可以较快的帮助补维生素A,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最佳选择。

猪肝并不是补充维生素A的唯一膳食途径,很多绿色的、黄色和橙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富含类胡萝卜素,其中部分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具有维生素A活性,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动物内脏,我们到底要不要吃?

最后说一句,动物肝脏也不妨换着吃。一般来说,同样的饲养环境下,大型动物如牛、羊等生长期更长,肝脏中积累的环境污染物相对较多,而鸡和鸭生长期较短,所以鸡肝和鸭肝的污染物积累比猪肝少,口感也更细腻,更适合给小宝宝做成辅食。

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