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洪武、建文、永乐年间,明廷在长城一线相继设置了甘肃、宁夏、宣府、大同、辽东五镇,用以防范蒙古骑兵的入侵,北京靠近长城,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天子守国门”。崇祯年间,明朝内忧外患,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没有迁都,而选择了自杀殉国,是为“君王死社稷”。那么如何看待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呢?

如何看待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成祖画像)

明成祖“天子守国门”实属无奈之举,把都城放在边防重地,从军事角度来考虑是不安全的,所以明廷在北京周围修筑了内外两道长城,来拱卫京师。清朝在今天的北京西北部一带,修建了大型的皇家园林,如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而明朝皇帝却不敢在这里大兴土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属于京师的郊区,很容易受到小股蒙古骑兵的骚扰。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天子守国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到了国力衰微的时候,越显示出不利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君王死社稷”的历史事件出现。

如何看待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1907年的长城)

从整体上来看,明朝之所以会出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情况,与中国历代都城位置的变迁史有关。

对于明朝来讲,定都南京、北京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南京位于经济中心,无漕运之忧,但由于把重兵设置在了北方长城一线,远离军事中心,不利于管控全国,北京位于军事中心,但不在经济中心,需要大运河来维系漕运。因为军事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明廷在都城的选择上一度出现了犹豫。

中国古代到了宋朝以后,为什么没有朝代再定都西安和洛阳了呢?这与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迁移的大趋势有关,明太祖也曾一度想定都西安,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有众多的关隘拱卫,易守难攻,且远离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但是到了唐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天子就食东都洛阳的情况,因为关中平原的经济衰退了,所生产的粮食无法供应长安这座城市的需要,把东南地区的粮食运输到关中平原是非常困难的,宋朝定都汴河沿岸的开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漕运比较方便,而开封却没有山势可依,易于被攻破,宋朝定都开封也不是最优的选择。

正因为漕运艰难,所以明太祖才放弃了定都西安的打算。

明朝实行的其实是两京制,一个是南京,一个北京,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后,南京依然是留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南京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等衙门。

在明英宗正式定都北京以前,明仁宗和明宣宗甚至还想把都城迁回南京,明廷在南京与北京的选择上犹豫不定,为什么会犹豫不定呢?就是因为军事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

如何看待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英宗画像)

英宗于正统五年(1440年)正式定都北京,到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就发生了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幸好此时明朝的国力还比较强盛,在北京城周围成功阻挡住了瓦剌骑兵,要不然,英宗能不能回来,还是一个问号。

到了崇祯年间,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崇祯皇帝其实很想迁都南京,南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而且是留都,但是在中国古代,迁都就意味着抛弃宗庙、陵寝,抛弃宗庙、陵寝是大罪过,要被大家唾骂的,明朝内阁没有哪个大臣愿意出来承担这个责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崇祯皇帝想当宋高宗,却没有人敢出来当秦桧,实际上,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考虑,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京了,也许明朝还会延续下去。因为没有人敢承担迁都的责任,所以崇祯皇帝非常的郁闷,曾经指责光时亨道:“阻朕南迁,本应处斩,姑饶这遭。”

综上所述,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之时,“天子守国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到了国力衰微之时,越来越显示出不利的一面,“君王死社稷”则是无奈之举,然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却给后世之人留下了值得称颂的悲壮画面。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