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多,节日里总有着有趣的传说,有些是你能理解的,有些不能,这不你理解民间传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上九是指大年初九,你知道大年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民间传说是民俗节日的一种,大年初九的风俗和禁忌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大年初九这一天被称为“天日”,也叫“玉皇诞”、“天公生”。

指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他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

明代《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意思是 “一” 是阳数之首,九是阳数之极,所以被认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这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祭拜

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

安太岁

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由庙方负责供奉即可。另有一个安太岁的方法:年初时在家里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红色片作炉,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

古代汉族人民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

“七不出”,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做生意和办事情,做不好,办不成。

“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这天回家,“归”有完成之意,“八”寓意“发”,应该“发”的就不应该有“完成”之意。

“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

时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这天来办。

这天办事效果好,实际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俗信,人们在办事的交际中,认为有皇天在上,不敢虚伪刁难,互相通情达理,事情容易办成。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七不出”与“八不归”的正解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看了上述对正月初九的老讲究,这下我们可总算知道了为什么老话里会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了。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另外还有些地区也有闹花灯的习俗,据史载,“闹花灯”始于明末清初,自那时起,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粤北九连山重镇“忠信街”都要举行一项“闹花灯”的文化娱乐活动沿街展销的忠信花灯别具一格。

顾客多数只顾挑花灯大小式样,一般不讨价还价,只要卖主说个“合适”价钱,顾客便乐意照付,因为顾客要的是“好彩头”,卖主亦在成交后说一通恭喜之类的好话,听的人自然皆大欢喜。

吊灯、赏灯是忠信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忠信花灯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是忠信民间绘画、美术、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等方面综合表现的艺术。

正月初九 | 新年老习俗

据说,古时候吊灯、赏灯一般以家中添了男丁才举行闹花灯仪式,现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不管生男生女,还是喜迁新居、修缮祖祠。

总之,各地大凡有好事、喜事,家家都会沿袭吊灯、赏灯习俗,举行隆重的闹花灯仪式。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玉皇大帝,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都充分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内容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