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脉穴:生风化湿,疏理肝胆,通调下焦

急脉为经穴名(Jímài)。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急即急促,脉即经脉、动脉,此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故名急脉。

【腧穴释义】

急脉。急,急速也。脉,脉气也。该穴名意指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本穴物质为阴廉穴吸热上行的弱小阴湿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冲脉的外散之热,此阴湿水气胀散并化为强劲的风气循肝经而行,故名。

羊矢。羊,动物也。矢,通屎。羊矢名意指穴内气血如羊屎般饱满坚实。理同急脉名解。

【取穴位置】

急脉穴位于人体的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穴位解剖】

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生风化湿,疏理肝胆,通调下焦。急脉穴有理下焦、止疝痛的作用。

主治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等。

【穴位配伍】

急脉配太冲、曲泉,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急脉配关元、归来,有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微灸,热则逆经推按。

针刺法

直刺0.8~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阴部。针刺时须避开股支、静脉。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又多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内容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