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预防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这三“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们对清明时节的固有印象多停留在古诗《清明》之中,充斥着淡淡的忧伤。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扫墓也成为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传统习俗,可你知道扫墓和清明节其实并无关系吗?

冷知识:你知道最初的清明节

与扫墓无关吗?

周朝开始到秦汉年间,人们根据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清明时节,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而最初的清明节,与扫墓并无关系。

其实在唐朝之前,很多人都是在清明前后的日子扫墓的,并无固定的时间。直到唐朝后,清明节扫墓才形成了传统,延续至今。

清明养生:预防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这三“清”

清明不只祭祖

养生三“清”更重要!

清明除了是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外,在中医看来这还是养生的绝佳时机。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清明节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呢?清明养生,重在一个“清”字。清明养生如何“清”?

1

清肝气

四月还是春天,中医一直强调“春季养肝”。但清明时节养肝切不可对肝脏进补,反而要清肝气。因为,清明是人之阳气生发的时段,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影响脾胃,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此时,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清明养生:预防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这三“清”

2

清肺气

清明节气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要注意养肺,清肺气。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园、到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并适当运动,面对松树柏树做深呼吸,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有益身体健康。

3

清心气

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最终造成心气不顺。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所以清明时期要注重清心气。

清明养生重点:

这三种疾病不得不防!

1

防情绪激动

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但同时也要注意,切忌过度悲伤。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意思是说悲伤过度会耗散人体的气;思虑过度,会使气处于郁结状态。悲伤忧思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使气血运行紊乱失常,导致气滞血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2

防风湿类疾病

清明前后,温差较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侵袭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3

防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本来就是各种疾病复发的季节,再加上清明时节,人们祭奠、追忆亲人,此时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血压,影响心脏供血,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监控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内容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