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被一群王爷吃垮的!

众所周知,明朝王爷数量可谓历朝之最,多到国家(其实就是老百姓)不堪重负。

明朝是被一群王爷吃垮的!

据明人王世贞在《皇明盛事述》中的记载,当时明朝共有亲王24人、郡王251人,镇、辅、奉国将军7100人,镇、辅、奉国中尉8951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共7073位。

此外,宗室内还有庶人620人。而未封未名及齐府之庶、高墙之庶这些,都还没有算进去。

中国人常说家族兴旺叫开枝散叶,但这老朱家的子孙也未免太厉害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按明朝制度,朱元璋的历代子孙们设爵八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各代皇帝之子,除太子外,其他封亲王,亲王之子除世子外,封郡王,即嫡长袭爵,余子减等册封。

在王世贞的《皇明盛事述》里,还有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记载:

“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

乖乖!这一口气就生了足足100个儿子,以至于连儿子都认不全,这真是模范种猪级的造人机器啊。

但是,这些王爷这么使劲造人,待遇又要求这么高,老百姓哪里吃得消!巨量的民脂民膏,养了这帮猪一样的东西,这不是招人恨吗!

王世贞记载的,还是嘉庆朝的情况。等到了万历朝,据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统计,其中有案可查的宗室人口已高达157000余人,真是“千古所未有也”。

明朝是被一群王爷吃垮的!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宗室不得干政、不事生产,其对价是明廷将他们全部包养下来。除正常的俸禄之外,其他如婚丧、宫殿、陵墓等也需要额外的补贴和赏赐。

开国之初,明朝宗室人数还不算多,但到了明代中后期,朱家子孙以滚雪球似的拼命繁衍,那就不得了,不但明廷财政吃不消,老百姓也受不了啊。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大臣为此感到忧心忡忡的。如河南周王府,嘉靖朝礼部右侍郎霍韬即指出:“洪武至今,周王府禄米增数十倍,子孙日益繁矣”。

礼部尚书梁材也说:“河南初封周府一王,岁支禄米一万石。今增郡王、镇、辅、奉等将军、中尉,郡县等主君并仪宾等,至一千四百四十位员,共岁支禄米六十九万二百五十石。”

嘉靖后期,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林润也不无忧虑地说:

“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

……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

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

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已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

明朝是被一群王爷吃垮的!

万历年间,河南提学王士性也指出,“通省建藩已至六国,尚有废府诸藩,两河民力疲于禄米之输甚矣,而诸藩供亿尚尔不足”;宗藩“数年之内,生育愈繁,不知何以处之”!

在此情况下,明廷也曾作出一些改革,如允许宗室成员从事他业等,以使其自谋生计,但这些都收效甚微。

事实上,这些明朝王爷虽然不干政,但对钱却看得很重,绝不会袖手旁观。比如在土地兼并方面,他们是绝不会弱于地方豪绅的。而这,也是招人恨的原因之一吧。

和清朝的旗人相比,数量庞大的明朝宗室人员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寄生集团,因为前者毕竟还有军队的职能,但他们在窘困国家的财政方面却是相似的。

此外,和八旗子弟一样,这些宗室子弟也大多数是游手好闲之辈。如明末顾炎武所评价的:

“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

这一评论,可算是一针见血了。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