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悔嫁风流婿)》原文、注释、赏析

《南歌子(悔嫁风流婿)》原文、注释、赏析

悔嫁风流婿[2],风流无准凭[3],攀花折柳[4]得人憎。夜夜归来沈醉,千声唤不应。   回觑[5]帘前月,鸳鸯帐[6]里灯,分明照见负心人。问道与顷心事[7],摇头道不曾。

 

注释:

1《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毛先舒《填词名解》以为原名《南柯子》,言调名是“采唐谆(原书误,应为“淳”)于棼至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事。”此说似欠当。《教坊记》所载曲名皆玄宗时或以前所有,而李公佐《南柯记》大约作于德宗时,可知《南柯子》不是原名。《南歌子》调本属南音。张衡《南都赋》有:“坐南歌兮起郑舞”,调名可能取义于此。任半塘说:“敦煌卷子内有本调之舞谱,其为舞曲可知。”

2 悔嫁风流婿:嫁,原作“家”,据王重民校改。风流婿,指行为放荡,玩弄女性的丈夫。

3 无准凭:指行为败坏,没有什么道德标准的约束。

4 攀花折柳:指猥娼伴妓,招惹女性的行为。

5 回觑:回头看。

6 鸳鸯帐:绣着鸳鸯的锦帐,指夫妻同居之处。

7 顷心事:一心向往之事,犹言如意事。这里指夫妻恩爱之情。顷,通“倾”。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个薄命女子的“闺怨”。怨的是嫁了个风流放荡的丈夫,整天寻花问柳,酗酒鬼混,把纯贞的夫妻恩爱竟视为乌有。全词通过对负心汉的指斥,表现了古代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和痛苦。艺术上采用“独白”的手法,表达薄命女子内心的怨恨,言辞恳切,如诉如泣;怨情曲尽、痛彻心肺;极富感染力。

说明:

敦煌曲子词多创作于晚唐五代间,但因作者及创作时间难以准确考证,故暂归类于五代十国时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