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仙子(此时模样)》原文、注释、赏析

《别仙子(此时模样)》原文、注释、赏析

此时模样,算来是秋天月[2]。无一事,堪惆怅,须圆阙[3]。穿窗牖[4],人寂静,满面蟾光[5]如雪。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  晓楼[6]钟动,执纤手看看别。移银烛,偎身泣[7],声哽噎。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

 

注释:

1《别仙子》,早期词调名。吴藕汀《词名索引》云:“调见《敦煌曲》唐人词。”按“仙子”二字看,所别者当是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的女道士,甚可目为歌伎之类的“意中人”。其内容多涉裙裾脂粉与五陵年少的花柳风情,反映出唐代的一种社会风气。

2 此时模样,算来是秋天月:谓“仙子”的模样犹如中秋的圆月,明媚动人。模样,原作“桙样”,据孙贯文校改。

3 须圆阙:意为须知月圆必有缺,喻离别不可避免。阙,同缺。

4 窗牖:即窗户。牖,亦窗。

5 蟾光:月光。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锦。”

6 晓楼:即钟鼓楼,又名更楼,敲钟击鼓以示昏晓,故名。

7 偎身泣:相互偎依哭泣。偎,原作“猥”,据孙贯文校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歌伎与情人互诉离别之情的歌辞。前半阕以月有圆缺比喻人有离合,渲染出一派月光照泪痕的离别氛围;后半阕写离别时的叮咛嘱咐,表现出两情的深切关怀和依依难舍。

说明:

敦煌曲子词多创作于晚唐五代间,但因作者及创作时间难以准确考证,故暂归类于五代十国时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