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甄氏《塘上行》原文、注释、赏析

[东汉]甄氏《塘上行》原文、注释、赏析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1]。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2]。众口铄黄金[3],使君生别离[4]。念君去[5]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6]。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7]。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8]。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9]。

 

注释:

1 “蒲生”二句:离离:枝叶浓密的样子。此二句是用兴的手法,借言蒲草枝繁叶茂,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浓情蜜意。

2 “傍能”二句:此二句谓正如你的宽厚正直,不说我也自然知晓。

3 众口铄黄金:即众口铄金之意,谓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4 使君生别离:生离别:即生离死别。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此二句谓自己受到众人的诋毁,使得丈夫疏远我,不能与之见面。

5 去:离开。

6 “想见”二句:颜色:面容、容颜。感结:谓心情郁结。汉王逸《琴思楚歌》:“忧怀感结重叹忆,岁月已尽去奄忽。”此二句谓希望能再次看到丈夫的容颜,为此终日感到心情郁结,伤心不已。

7 “莫以”以下六句:豪贤: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弃捐:舍弃;弃置。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麻枲:即麻。菅、蒯:茅草之类,可编绳索。亦喻微贱的人或物。此六句中,作者把“豪贤”、“鱼肉”、“麻枲”比作新宠,而自比为“葱与薤”、“菅与蒯”,意谓不要因为有了新宠,便喜新厌旧,抛弃以前的爱人。

8 “边地”二句:修修: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此二句是说边地的风声使人倍感悲凉,就像树木被风吹的声音一样。

9 “从君”二句:此二句意谓希望再次回到丈夫身边,使自己能够快乐自娱,长久幸福地生活下去。

 

赏析:

《塘上行》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中的《清调曲》。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诗,关于作者,众说纷纭,有魏武帝作、魏文帝作、甄皇后作三说。六臣《文选》注云:“《歌录》曰:《塘上行》古辞,或云甄皇后造,或云魏文帝,或云武帝。歌曰:‘蒲生我池中,叶何一离离。’铣曰:言妇人衰老失宠,行于塘上,为歌也。塘,堤也。”《乐府诗集》解题云:“《邺都故事》曰:魏文帝甄皇后,中山无极人。袁绍据邺,与中子熙娶后为妻。后太祖破绍,文帝时为太子,遂以后为夫人。后为郭皇后所谮,文帝赐死后宫,临终为诗曰(略)。”从本诗的叙事、口吻、感情来看,解释为甄后所作当属合情合理。

全诗以“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起兴,可以想见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独行于河堤之上,看着水中繁茂的蒲草,不禁想到自己对丈夫的爱情也同样浓密。可是偏偏遭到“众口铄黄金”的污蔑与诋毁,空余“使君生离别”的伤悲与凄凉,这里既表达出对造谣生事者的忿恨,同时似乎也在曲折委婉地埋怨丈夫,为何不能明辨是非,反倒弃我而去。自“念君去我时”以下六句,描写了被迫离开丈夫的妻子的独居生活。她每日都沉浸在思君忆君的“常苦悲”状态里,越不能见,越是想见,故伤身伤神,夜不成眠。此段内心独白如泣如诉,看似唠叨重复,实则正是弃妇最常见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

其实,弃妇诗自古有之,《诗经》中的《氓》、《谷风》等等描写的皆是这一类题材。本诗的独特之处便在于“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等六句,作者一连用了五个比喻来劝诫丈夫切莫喜新厌旧,舍弃故人。语气何等强烈,似乎刚才还在喋喋诉苦的女子,一跃而为滔滔雄辩之人了。但在一系列的排比举证之后,女子不得不再次回到出入皆“苦愁”的现实当中,听着悲凉的风声将树木吹得“修修”作响。此情此景,不由令人想起另一首汉乐府古辞:“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两首诗所抒发的愁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本诗言“出亦复苦愁”,较之《古歌》之“出亦愁”,还多着一“苦”字,显然,女子的心酸程度更深了一层。

诗的最后“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使我想到了汉大赋的“劝百讽一”,玄言诗的“尾巴”。因为它笔锋一转,不再叹息自己的悲惨境遇,而是展开对二人重归于好的美好遐想,将弃妇们那种爱恨交织,难分难舍,于哀怨中又夹杂着一丝期盼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从实际的层面讲,这样的结尾却暗含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反而更能使结局蒙上孤独的色彩。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